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抓民生问题促和谐

马志国

来源: 每日甘肃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4月15日 14:40

  今年以来,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依照监督法规定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围绕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劳务输转、水污染防治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全力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热点保稳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社会保障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这个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管好用好这笔钱,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集体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导致困难企业没有经济来源,失业保险发放标准较低,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安排5月份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市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健全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制定基金使用办法,提高基金标准,逐步建立起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大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发放及时到位,公开公平,从源头上着力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敏感问题。

  抓就业促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劳务输转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富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培养创业人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市的有效途径。庆阳属农业市,农村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劳务输转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加快我市劳务输转发展步伐、促进劳务输转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庆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针对近年来我市劳务输转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劳务输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偏少等问题,决定将于今年6月份对全市劳务输转情况开展调研。通过调研,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拓宽就业空间,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和技能,促进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治环保促和谐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愿望愈益迫切。近年来由于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被逐步开采利用,庆阳境内一些河流的水质结构均遭到严重破坏,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水资源利用状况如何,是否受到污染,市人大常委会把解决好水资源问题当做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的重大课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水污染严重必须依法抓紧根治,绝不能无限期拖下去,这是全市260万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形成的共识。常委会将于今年5月份听取和审议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将依法坚持不懈地进行监督,把我市境内的河流治理好,让全市人民喝上放心干净的水,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和谐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编 辑: 向航
责 编: 向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