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吉林日报3月12日讯(记者徐阳) 今天,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我省代表团举行全团会和分组会,审议“两高”报告。代表们认为,“两高”报告实事求是、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客观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法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法检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孙政才代表说,“两高”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对新形势下法检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法检工作的要求和期待。结合吉林实际,司法机关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为振兴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找准司法服务与振兴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法惩处经济领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二是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把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和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做好与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的有机衔接。三是进一步提高司法工作水平。四是全面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唐宪强代表说,“两高”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省两院工作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公正司法理念,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应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忠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能,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大力解决基层司法机关人手不够、人才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
车秀兰代表建议,在司法机关队伍建设上要下大功夫、下实功夫,在抓班子、带队伍、上水平上实现新进展。
张金锁代表说,要牢固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司法观念。着力破解司法机关间如何协调有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如何实现执法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如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努力提升法律监督工作整体水平和公信力。
黄燕明代表建议,法检系统要加强社会宣传,强化司法的社会警示功能,把司法实践活动作为宣传法律、引导全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
别胜学代表建议,两院在加大办案力度的同时,加强对案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形成规律、发展态势的分析研究,预防矛盾激化和预防犯罪。
洪虎代表说,应从我国国情出发,理顺法院领导体制。突出强调法律监督职能,整合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职能。
祝业精代表建议,各级司法机关要重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申诉难、执行难问题的研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有理有据的胜诉机制、依法纠错机制、胜诉权益兑现机制。
孙鹤娟代表说,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可借助网络传输信息资料,避免社会浪费。
金硕仁代表建议,要重视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联动执行工作机制以及专门工作机构。提高渎职侵权案件的检察能力,从立法层面研究建立强化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机制。
侯启军代表建议,审判机关要加强国家赔偿案件的审理。检察机关在依法查办受贿案件的同时,应加大对行贿人的惩治力度。
王江滨代表说,社区矫正要注重实效,切忌走形式。加大普法宣传,降低刑事犯罪率。
武寅代表说,社会管理关口要前移,创新普法手段和调解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
王化文、张羡崇、金柄珉、宋尚龙、杜婕、王玉芝、王洪军、史宁中代表建议,两院要加大干部队伍培训工作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努力提升司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王兆华、杨亚杰、刘勇兵、宋治平、郝富霞代表建议,社会各方面应为公正司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对基层法官的教育和监督,推进司法公开;重大案件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保证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