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活动
金黔在线北京3月6日电6日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活动,对境内外媒体开放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京华时报、新财经杂志、金融时报、中国经济导报、腾讯网、彭勃新闻社、香港文汇报等共34家境内外媒体的63名记者前来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主持会议。石宗源代表贵州代表团全体代表对中外记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长期以来,贵州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中外媒体的关心和帮助,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贵州、宣传贵州,使外界更加了解贵州、支持贵州。
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代表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向记者们介绍了西部大开发10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林树森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统筹兼顾、立意高远,是一个审时度势、远谋近施、继往开来的好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林树森说,西部大开发10年来,贵州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特色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来,贵州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和完善发展思路,特别是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指示,坚持以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办法推进西部大开发,坚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西部大开发全过程,坚持用战略的思维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谋划推动贵州大开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西部大开发,坚持把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坚持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目标,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西部大开发10年,是贵州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林树森说,下一步,贵州将紧紧抓住中央深入推进新的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改善基础条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化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根本性难题,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林树森就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的投入。二是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无形资产投资力度。三是建议国家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等各方面条件,合理布局一些重大生产性项目,充分发挥贵州资源丰富和区位良好的优势,带动全省加快发展。
随后,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贵州实际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副省长禄智明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刘远坤代表,省财政厅厅长李岷代表,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代表,黔东南自治州州长李飞跃代表,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屈庆麟代表,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文学院副院长、《贵州作家》常务副主编欧阳黔森代表分别就“三农”工作、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新阶段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坚持技术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话题作了发言。
下午5点15分左右,代表们发言一结束,记者们争相举手,要求提问采访。石宗源、林树森、慕德贵等代表分别就记者提出的加强重点项目资金审计、积极抗旱救灾、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快速铁路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