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郎咸芬
夏莉娜
她是著名的吕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50年代初,她曾因主演《李二嫂改嫁》而享誉全国。1957年《李二嫂改嫁》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得到极大好评,她以精彩的演技获得了当年的戏曲“百花奖”。
她曾多次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勉励。
她曾作为全国人大第一次派出国外访问的代表团成员,访问了前苏联、前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亲身见证了新中国早期的议会外交;她是这个代表团成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和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
她被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授予“中国戏曲现代戏表演突出贡献奖”,并荣获了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初冬的早晨,记者如约来到郎咸芬
的家。前来开门的郎咸芬虽然已经是年过古稀,但身体健朗,行动敏捷,吐字发音韵味十足,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表演艺术家特有的美感。
她告诉记者:“接到你们要来采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电话后,心情一直难以平静。虽然过了50多年,参加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仍是我最为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就像昨天。”
在大会休息时总理的谈话
“我是增补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山东团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电影导演史东山去世后,增补了我。1956年6月,我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郎咸芬回忆第一次参加人代会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与周总理的谈话。她说:“那天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大会,中间休息15分钟的时候,一些老同志去怀仁堂的休息厅里吃水果,还有的代表到院子里草坪上吸烟、交谈。记得我参加大会的座位好像是第七排,田华坐我旁边,我们几个代表就在座位旁说话。这时周总理从台上下来,朝我们这里走来,亲切地和我们交谈。总理对我说:‘小郎,我看过你的演出,我没想到山东还有这么好的剧种。’在我增补为全国人大代表之前,曾到北京参加过文化部组织的汇报演出。当时周总理和一些部级领导都去看了我们在中直俱乐部的演出。周总理记忆力那么好,竟然一下便认出我。他还对我说:‘你们的演出非常好,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这个剧种非常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我们要好好把这个剧种发展起来……’总理对我们吕剧这么肯定,我感觉心里热乎乎的,非常感动。我们做演员的感情都挺脆弱的,记得当时我还掉泪了,一肚子的话也没说出来。当晚我就把总理的话和自己的感受都写在了日记本上。”
发言稿由邓大姐把关
“出席全国人代会使我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向成熟迈了一步。能直接听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参与国家大事的决定,还能向身边英雄、劳模人大代表学习。开人代会期间,我和工业劳动模范郝建秀经常在一起,我俩都是山东代表团里年纪最小的。她虽然比我还小两个月,但是我很尊敬她。开人代会期间,我也找过山西代表团的农业劳动模范申纪兰谈心,她说,山西人都喜欢看我演的电影《李二嫂改嫁》。我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记得在1958年2月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我作过一次大会发言。我主要说我个人的成长和吕剧事业的发展。山东代表团的同志帮我写了发言稿,根据当时的形势增加了批判右派言论的内容。发言稿是邓颖超大姐亲自给我把的关,她让我学着说普通话,别光说山东话。上台之前邓大姐还拍拍我的肩嘱咐我别紧张。”
彭真率团出访东欧六国
郎咸芬又讲述了她曾作为全国人大第一次派出国外访问的代表团成员,跟随彭真出访的经历。她说:“1956年11月中旬到1957年年初,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六个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历时两个多月。彭真同志是团长。副团长是沈钧儒和程潜,沈钧儒也是副委员长,程潜以前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将领,起义的。他在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增选为副委员长。文艺界的有程砚秋先生和我,我是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一个。正式代表中有三位女同志,我、区棠亮和陆士嘉。区棠亮是团中央副书记,陆士嘉是航空学院的教授。代表团中有很多民主党派的领袖,像黄炎培、胡厥文、李济深、陈叔通、罗隆基、胡子昂、章乃器等,都是上了年纪,资历很深的老人家;我当时搞不清楚都有哪些党派,是陆士嘉大姐给我讲解。我记得代表团中还有物理学家严济慈,建筑学家梁思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贯一、武新宇等,共40名正式代表团成员。”
“在出访前一天,刘少奇委员长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还讲了话。他说,这是全国人大派出的第一个外事访问团。他指出在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增进彼此对各种问题的相互了解方面,除了各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谈外,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会代表团的相互往来和接触,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有效方式。代表团肩负着加强各国彼此之间的联系,在有关各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找到共同的语言,增进国际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
鸡块飞进赫鲁晓夫盘子里
“彭真同志没有领导人的架子,让人感到十分亲切。那次出访,他的夫人张洁清大姐也去了。她人非常好,也是那么平易近人。我们刚到莫斯科那天,赫鲁晓夫出面宴请全体代表团成员。由于紧张,我闯了祸。俄国人的餐桌是长的,不像咱们这里是圆桌。吃饭时彭真同志挨着赫鲁晓夫坐,我坐在赫鲁晓夫对面。上鸡块后,我弄不动,就问旁边的陆士嘉怎么办,她让我用点劲。我一使劲,鸡块飞了出去正好打到赫鲁晓夫的盘子上,吓了他一跳。彭真同志笑着对赫鲁晓夫说:‘她太紧张了!’又对我说:‘不要紧,不要紧。’因为我们出访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最高权力机关,出了这事,我心里非常不好受。我问彭真同志:‘我这样是不是丢人了?’我为这事不但哭了,而且一宿睡不着觉,第二天眼睛也肿了。大家都劝我说没事,可越说我越哭。我想,宁可不吃这鸡块也别这样啊。张洁清大姐也到我房间来安慰我,说:‘不要紧,彭真同志要我告诉你,这不算什么事。你还小,第一次出国免不了。’其实在出访之前,曾让我们在北京饭店培训了整整一个月。教了一些简单的俄语,比如你好、同志、请坐和再见等等,学习了外事礼节,还专门训练了怎么使用西餐的餐具。我本来已经能熟练使用刀叉了,可能当时是太紧张了,还是发生了这个小意外。”
莫斯科深夜被周总理召见
“那次访问在前苏联停留的时间最长,我们去了好几个州,最后又回到莫斯科,准备第二天到罗马尼亚访问。这天周总理和王稼祥从尼泊尔访问回国的途中也到了莫斯科。总理听说我们还没有离开莫斯科,就到我们住的最高苏维埃旅社看望大家。那天由于第二天要早起到罗马尼亚,所以大家都休息了。突然接到电话,叫大家赶快起床到会议室开会。到会议室一看,是总理来看望大家了。那时候已经晚上11点多了,总理给大家讲了有一个小时。他讲了国际形势和最新动向。由于大家明天还要早起,总理让大家休息,把程砚秋先生和我留了下来。开始在总理面前我非常拘谨。总理说,你不要拘谨,我们随便聊聊。他问我出来以后身体怎么样,有什么感想等等,聊了几句以后,我感觉总理像慈父一样亲切,也就不觉得拘谨了。我说:‘程先生,你向总理汇报吧。’总理说:‘小郎,你先说。’我清楚地记得那晚总理对我语重心长的教诲:‘小郎,你从艺的时间不算长,还很年轻,学艺首先要学做人。要像程先生这样,他做人非常好,很正派,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艺术。你要趁着年轻多学习点理论,来充实、丰富自己。’总理问我什么学历,我说才初中一年。总理说:‘不要紧,工作中也是学习,一是学艺,一是学习文化理论,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据我所知戏曲艺术每天都要练功,我希望你晚结婚、少生孩子。’总理又问:‘程先生,我说的对不对。’程先生说:‘对,练功还要刻苦地练。’我当时就表了态:‘总理您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教诲做。’那晚一直谈到凌晨三点。”
回忆起往昔岁月,郎咸芬眼中泪光闪烁:“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按照周总理的话去做,全身心都给了吕剧事业。29岁才结婚,只生了一个女孩,生下来以后就送到老家潍坊,到12岁才接回来,她既不认我,也不管我叫妈。现在她自己有了孩子,也终于对我能理解了。”
刘少奇委员长到后台看望演员
“1958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来到济南考察,受到山东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天晚上,刘少奇委员长和夫人王光美在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省长白如冰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我们剧团在省委礼堂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我还没来得及卸装,刘少奇委员长就来到后台。他亲切地和我们握手,还对陪同他的省委书记舒同说:‘我认识郎咸芬,她是全国人大代表团首次出访东欧六国的代表团成员。’又对我说:‘我听刘贯一同志讲你在出访期间表现很好。’ 刘少奇委员长和我们坐在一起聊了很长时间,询问了吕剧的起源,为什么叫吕剧等,都由省委书记舒同一一做了回答。他还说,我虽然不是山东人,但是你们唱的我都能听懂。你们这个吕剧很有特点,非常贴近生活,容易叫人接受,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地把吕剧发展好。”
与赫鲁晓夫拥抱成为罪状
“首次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对方接待的规格非常高,赫鲁晓夫亲自到机场迎接。外国人的礼节就是要拥抱,下飞机后,赫鲁晓夫与代表团的几位主要领导都拥抱了。彭真同志向赫鲁晓夫介绍了我:‘这是我们国家年轻的优秀演员’,然后赫鲁晓夫也与我拥抱了。这次访问非常成功,我们回国后《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欢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归来》的社论,还出了一个电影纪录片《人民的使者》。那一年,在各大城市繁华街道的宣传栏上都张贴着我们出访的一组照片,我和赫鲁晓夫拥抱的照片在里面特别显眼。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就被打成‘走资派’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让我交代彭真反革命集团的犯罪事实;交代为什么我能和彭真一起出访;交代为什么赫鲁晓夫要单独和我拥抱……我的家被抄了5次,50年代许多珍贵的照片,包括记录了我参加人代会的见闻以及出访期间见闻的日记本都被抄丢了。那时我听说自己的几个好伙伴都因为受不了折磨而自杀了。在身心备受摧残的环境下,我因为相信总理对我的教诲和相信党,才能坚持活了下来。”
1973年,吕剧《李二嫂改嫁》恢复演出,郎咸芬又重新登上台。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她演好“李二嫂”这个角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艺术养料,表演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后,年逾花甲的她再度出山,主演的《苦菜花》荣获文化部文化大奖等多个奖项;她主演的《山高水长》获山东省第二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现在已经离开舞台多年的郎咸芬仍旧像年轻时一样,每天早上坚持练功。她告诉记者,“这一辈子,除了文化大革命关起来的那6年不能练功外,没有一天落下过!现在主要是带徒弟,有时也参加演出。前不久还参加了赈灾义演活动为四川灾区募集善款。”
郎咸芬简介
1935年9月出生,山东潍坊人。1951年参加潍坊市文艺工作团,1952年调山东省吕剧团至今。现任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名誉主席。是第一至五届和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九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