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我是来自福建代表团的张玉珍,我参加了本次环保法执法检查,环保法第30条对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了规定,各地各部门依法推动了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执法检查中也看到,一些地方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对依法保护和恢复生态重视不够。比如个别地区在矿山开采中生态遭到破坏,局部区域生态退化,尾矿库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都有哪些制度性安排?如何防范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谢谢!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回答问题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尊敬的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采取了哪些制度性安排?第二个问题是防范尾矿库的环境隐患。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部是2018年组建,组建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两统一”职责,认真落实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强化相关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强化重大制度建设。2018年以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先后完成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森林法的修改,出台了湿地保护法;目前正在推进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耕地保护法、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地法的制定。研究起草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也就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天然林保护修复、林长制、严格管控围填海等十多项重大制度。
二是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这次机构改革后,党中央决定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统一,建立“多规合一”的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我们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安排,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开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目前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下一步将报党中央批准后实施。经过批准的“三区三线”将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我们将有序推进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五级三类”规划体系建设。
三是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各类空间用途转换的管制规则、制度和机制,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严格管控围填海,深入推进围填海历史问题的处理。很重要的一点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确保耕地不再减少。目前,最核心的是采取“两平衡、一冻结”,建设占用耕地要实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要达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第二个平衡是农业结构调整把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的,相应要调整回来同等数量的优质耕地,这样确保耕地不减少,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次“三区三线”的划定,确定了基本的优先序,即耕地优先。同时堵住违法建设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减少的漏洞,一经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在补充耕地的储备库里冻结违法用地地区储备的补充耕地。
四是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制定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同时建立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以每年盘活的存量建设用地规模来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先后消化批而未供的土地1374万亩,相当于两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调查评估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三率”指标,实现在产矿山涉及124个矿种全覆盖。
五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在国土“三调”基础上统筹生态建设布局,在一张底图上通盘安排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任务。过去生态退耕和国土绿化不能落实到具体的地块,我们每年退耕的位置、数量到了第二年找不到具体的位置,不能落到图上。我们从去年开始实行国土绿化和生态退耕任务带位置下达。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相关规划,研究出台多元化的投入政策,分区分类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六是强化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实施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制度,对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围填海管控情况等突出问题开展督察。严格土地矿产执法,实行重大典型案件和违法问题突出区域挂牌督办制度。
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违法违规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率不高、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繁重等问题。下一步将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不断健全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度体系。
第二,关于尾矿库。作为矿山开采、贮存尾矿的场所,尾矿库具有较高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在风险防控方面,我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源头准入管理,聚焦重点库和重大隐患等强化执法检查。同2020年相比,尾矿库减少了1066座,特别是“头顶库”减少了164座。二是在综合治理方面,配合有关方面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明确环境管理要求和监管职责。2016年至2018年期间,相关部门安排了5.05亿元专项资金对457座“头顶库”进行综合治理。三是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配合工信部门推进以尾矿为主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职责分工,继续配合有关方面推动尾矿库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配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流域尾矿库的污染治理,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科学实施闭库尾矿库土地复垦修复,确保尾矿库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