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采取什么措施保障乡村医生的利益并建立保障机制?
中国人大网讯 2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局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凤莲:前天下午听了张部长的报告之后感到非常受启发。通篇的报告就是农民。我是来自于农民队伍中的,也是生活在农民队伍中的,耳闻目睹的都是农民的心声。听了报告之后首先感到,中央政府和有关部委对现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农村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吃得很透的。再有,解决问题实施办法和措施也是很对头的,所以我感到非常感激。特别是今天上午与部委领导面对面的提问题,刚才委员们都讲了,也都提问题了,咱们面对面讲,我感到我的心里也越有底了。今天的主题是医药卫生改革,但是讲回来这个主题围绕的是什么?是农村基层医疗,所以我作为农民,首先表示感谢。我们国家实行新农合以来,我感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因为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但是这个门槛开了以后,广大农民非常满意。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确实也出现了不少的农民比较烦恼的问题,但是这个烦恼,我想政府会慢慢解决的。千头万绪、千差万别,一直不解的问题是什么呢?结合张主任的报告,我感觉现在的问题就是人才。我们下去也调研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解决民生问题。提及民生问题的有几个大的工程,一个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农民进城住房有了很大的优惠条件,还有体育大广场、文化大广场,还有就是县城医院建设的问题,以及乡村医疗站的建设问题,现在放到县一级来讲,也是摆在了政府的首位来解决。但是我认为仍然不解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随着城市条件的变化、经济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县级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相当匮乏,这个问题也是群众观众的问题,有了医院但是没有人。有的医院设备也是挺好挺高级的,但是没有高级全科医生在这里操作设备,所以老百姓进到医院以后也真正进不了这个门槛,关键就是人才问题。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比较差,缺医少药的问题十分突出,乡村医生的身份待遇、养老保障以及后期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我想问的是,有关部门想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障乡村医生的利益和保障机制。谢谢。
卫生部部长陈竺:
谢谢郭委员的问题,我本人也曾经在农村做过三年的乡村医生,所以您讲的问题我有切身体会。这支队伍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可以说都是农村医疗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医改当中这个“网底”不但不能破,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指的就是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
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以后,乡村医生的压力比较大。乡镇卫生院都是零差率了,村卫生室如果不实行零差率,那么患者必然就不愿意去了,舍近求远的到乡镇去看病。有些村医也实行了零差率,但是收入就减少了。这是一个问题。第二,部分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怎么样划分任务没有明确。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医承担的任务大概占到40%。第三,村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就是养老保险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推动村医工作重点转到农村居民的健康管理上来,而不是靠卖药,特别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现在已经建立起均等化服务费用机制。在这里,将任务和补贴结合在一起,制定具体的补助标准。
第二,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我们将结合推进门诊统筹的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提供的门诊服务列入新农合的报销范围。最近统计,全国1/3的卫生室已经纳入了新农合定点的范围。为了支持这项工作,刚才我已经提到,中央财政最近又拨款专门为中西部农村每个乡村医生配备电脑,加强健康档案的管理、付费管理等等。第三,开展新农保地区,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列入保险范围。目前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已经为村医建立了养老保险。第四,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由政府和新农合基金采取适当方式,对乡医因为实行零差率之后减少的收入给予合理的补偿。第五,要下大力气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目前我国有63万多个村卫生室,100万以上的乡村医生。我们觉得在下一步的建设中要把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和集体、个人方面的力量统筹到一起去。另外,您也提到了村医身份的问题。的确,我们在调研中有些村医跟我们说,以前和教师一起上的中专,一个上的是师范,一个上的是卫生学校,原来的民办老师都已经转正了,可是我们这么多年下来,还是一个这样的身份。所以我们认为,的确需要认真的研究、解决乡村医生队伍长远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