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立法工作完成情况如何?
法工委发言人:完成率高、特点亮点突出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周誉东 徐航12月21日北京报道: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年。2020年度立法工作完成情况如何?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在记者会上指出,为助力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完成率高,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特点亮点突出。
图为记者会会场。摄影 周誉东
岳仲明介绍了2020年度立法工作的四个特点:一是新制定法律数量多。截至第二十三次常委会会议闭幕,202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0件,12月常委会会议还将审议通过一些法律。新制定法律数量占比非常高,涉及多个重要领域,这在近些年的立法工作是不多见的。立法形式也不断丰富发展,制定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民法典,采取修正案方式修改刑法,采取“决定+立法”方式出台香港国安法。既有一些“大部头”的,也有一些“小快灵”的法律,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反食品浪费法草案,着眼解决消费环节食品浪费问题。
二是制定修改法律分量重。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例会不仅照常进行,还加开3次常委会会议,确保一批重要法律及时审议出台。今年大会通过的民法典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9部民事法律也将同时废止,为公民、法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提供更好的保护。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作出法律化、规范化、明晰化的制度安排。聚焦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制定生物安全法,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基本制度体系,全面规范生物安全相关活动。制定出口管制法,为做好新形势下出口管制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国旗法、国徽法。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审议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等。
三是立法保障改革蹄疾步稳。坚持急用先行,统筹协调做好重大改革立法项目。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法治保障,审议长江保护法草案,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制定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监察官法草案。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修改了专利法、著作权法。保障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修改了人民武装警察法,制定了退役军人保障法,审议国防法修订草案、海警法草案等。及时作出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等授权决定。
四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立法修法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制定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还首次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此项立法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牢法治防线。目前,安排拟在2020至2021年完成的立法项目,5件已经通过或近期有望审议通过、3件正在审议,其他重点项目也都在抓紧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注重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工作机制作用,7次对疫情防控有关法律问题解读发声,推动疫情防控和相关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