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代表 > 港澳代表专栏 > 澳门全国人大代表专栏 > 参加会议

解述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范恒山三建议促澳多元发展

来源: 《澳门日报》  浏览字号: 2009年03月18日 09:21

范恒山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解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纲要》不仅是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同样为港澳经济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达到互惠互补的目的。澳门融入区域合作,必须要抓紧错位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创新思维,与内地区域协调发展。

三地合作提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表示,澳门是大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地区的长期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澳门自回归以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加上博彩业进一步拓展,中央开放自由行政策,经济持续呈现双位数增长,人均GDP增幅超过百分之十;博彩业收入大增,旅游、酒店、文化、会展等产业同步发展,财政盈余、外汇储备都大幅增加,反映澳门经济已逐步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低增长、高失业形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不过,澳门受到地域狭小、资源有限的因素制约,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展空间。其中较突出的两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二是对外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强,容易受外围经济环境影响自身发展。为此,应当以战略的眼光,务实的态度来谋划发展路向,使澳门尽快克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推动澳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省的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港澳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腹地和经济增长空间。加强粤港澳的紧密合作,能壮大内在动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营造较强的辐射能力,对周边经济发展区起带动和示范作用。如按这势头发展,到二○二○年粤港澳可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合理分工发挥优势

范恒山表示,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不仅是广东、珠三角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经济发展地。去年底提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提出明确思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下,以三地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并要做到扩大区域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深度、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纲要》强调三地优势互补、合力分工,联手参与国际竞争,在协商的前提下,粤港澳共同编制合作规划,不要造成恶性竞争。

就澳门如何参与区域发展,实现《纲要》目标,范恒山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错位发展,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他表示,全球化、一体化的推进下,任何地区发展都不能仅从自身考虑,必须从区域乃至全球的高度进行谋划,争取功能定位合理分工,以错位的思路发展,以利发挥地区的相对优势,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防止重复,避免相互造成恶性竞争。

他认为,错位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各地区的资源条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相对优势,发展一些独有产业。《纲要》强调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在未来的互动调整过程中,澳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这定位,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在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适当错位。例如澳门的主导产业的博彩业,与香港、珠海等地区有明显分别,所以需继续发展特色产业,同时,会展、金融、物流、旅游、文化等都需要适当发展,但必须要错位,就如会展业应把重点放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高、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展览,避免一些需要大量土地面积的展览。在基础设施方面,需注意珠三角内的机场密集,必须错位发展,否则造成恶性竞争,不利发展。总之各方面建立战略机制,体现错位发展思路,才能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借船出海可谋广域

其次,是要因势利导,实事虚作,走多元发展之路。他认为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创新工作思路,用实事虚作的方式,克服地域环境狭小的障碍。“实事虚作”,即是要利用表面看上去是虚的手段,发展真实的目的,例如以博彩业为主导,把相关的旅游、商务、会议、展览等行业配合发展,将博彩旅游转向为综合旅游发展,通过更多对外投资的途径,扩大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

第三是借船出海,携手共赢,走合作发展之路。通过与周边地域合作,有利澳门扩大资源配置,通过合作借土地、借优势、借人才、借资源,把资源短缺变成资源富裕,把地域狭小变成地域广阔,使人力资源不足变成人才济济,这样的合作思路和错位发展思路定可巩固区域发展。

编 辑: 苏大城
责 编: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