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 相关专题 > 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和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专项报告

常委会委员分组审议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和金融企业国资专项报告时提出

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让“家底”更清楚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18年10月26日 08:17

    □ 法制日报记者 朱宁宁

    10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及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

    审议中,委员们认为,综合报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管理成果、工作举措,客观提出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报告的提交,有利于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向全国人大和全国人民交一份国有资产的明白账;有利于夯实国有资产管理的决策基础,为国有资产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公信力,推动规范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反映的情况比较全面,问题查找得比较准确,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符合实际。

    与此同时,与会人员认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还需要下功夫,围绕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完善对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资管理情况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多项意见。

    尽快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

    审议中,多位委员都提出,要进一步从制度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尽快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法律体系制度。

    吕薇委员建议深入分析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问题,明确今后监管和考核的重点。“目前报告中对国有企业财产管理的问题分析得比较薄弱。现在国有企业有各种类型,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在管理上应该有哪些不同?比方说国有资本占80%和国有资本只占5%甚至更低,应该怎么样进行管理?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监管能力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首要应该强调监管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长远的,也是一个必要的建设。”高虎城委员认为,今后工作思路首先要提高监管能力,但监管管理制度设计方面要落实为法律法规规章。

    杜黎明委员指出,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方便监管、便于统计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理清思路和管理权限,统一资产分类标准,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体系,同时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说通俗一点,就是家底要清楚”,他建议,要建立全口径的政府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目前尚未纳入的储备土地、公路、等级航道、水库、文物等其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并纳入。

    刘海星委员则建议分类划定债务红线、考核指标、负面清单,既引导国有资产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又坚决退出“落后产能”“僵尸产能”,加快资金融通、战略重组,撬动社会资本形成良性循环,做到“杠杆合理”“资本规范”“风险可控”。尤其要按照全口径、全覆盖的要求,全面精准动态摸清互联网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家底,敦促国有资本增强风险预警处置和防控能力。

    进一步摸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底数

    审议中,一些与会人员十分关注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杜黎明建议,细化明确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等计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统一资产核算口径、标准,以准确反映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从而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

    赵龙虎委员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包括:尽快出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法规,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体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对各类自然资源统一分类确权、登记管理;尽快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范围及分类标准,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机制,加快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监督体系。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张光荣建议从国务院层面尽快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和计量的标准体系,进一步查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底数,结合这次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管理和监管主体及其责任,有效提升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

    继续提高报告可读性可审性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是一项新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今年是贯彻落实这一决策部署的第一年。审议中,多位委员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报告制度、报告如何编制更为合理等提出了多项建议。

    徐绍史委员指出要尽快完善报告工作,特别是报告的体例和结构。比如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分布情况,国有资产运营的效率效益,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重大问题的披露,还有改进工作的建议,等等。“报告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报告的可读性和可审性,以免大家看起来很费解,没法审,没法谈意见。联想到每年的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同样需要提高它的可读性和可审性”。

    “给监督者一把刻度清楚的尺子,才好衡量被监督者履行职能的效绩。”王长河委员说,报告应该有一个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或者是叫指标。“现在方向明确了,指标还不够清晰。”

    杨志今委员对今后报告编制提出三方面具体建议。首先,应突出行业特点。希望报告能够进一步深挖数据价值,突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国有资产特征,在编制中能够有的放矢、目的突出地对重要行业的国有资产情况进行分析提炼,使报告既能突出成绩,又能反映改革推进中的现实困难。其次,应当体现文化例外。建议在国有资产综合报告中有专门篇幅对文化企业等国有资产情况进行论述,以指导文化行业更好推进有关的改革事项。最后,应夯实数据基础,建议报告能够结合我国国有资产范围广、种类多、管理仍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施策、逐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夯实国有境外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资产的数据基础,扩大报告的范围,充实报告的内容,切实实现国有资产报告全口径、全覆盖的编制目标。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