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南沙升国旗奏国歌
——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坤仁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坤仁 摄影/夏莉娜
2012年,钓鱼岛及南海诸岛主权之争升温,记者采访了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政委、海军政委、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的周坤仁将军,感受了将军对大海的热爱和守卫祖国海疆的赤胆忠心。周坤仁将军一旦谈起“海洋、海权、海防”这6字来,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与海洋打了几十年交道,在舰上、艇上,在风里、浪里度过了大半生,亲历了新中国航海及海洋事业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他那特有的军人的眼光,军人的思维和军人的气概,都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0年的海军生涯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
周坤仁将军对海洋的热爱与他的经历密不可分。他1955年12月便离开老家江苏丹阳,成为共和国的第一批义务兵。在人民海军从士兵到将军,整整工作了40年。其中有20年在海上度过。他先后在护卫舰、导弹驱逐舰、登陆舰、潜水艇等任过职,在舰艇大队、舰艇支队任过主管,熟悉海军的各种主要作战部队。军旅生活的艰苦磨炼,在他看来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对大海的热爱是有一个过程的。水兵在海上生活时间越长,越了解大海,就更加热爱大海。站在岸上看海,从浅处看海,只看到海的表象。当驶入辽阔的大海中,才能看到真正的海,才能看到海的心脏,才能欣赏到大海多变的颜色和海上日出的辉煌,才能领略大海的美丽及富有诗意的壮观。
他还说,“我们海军和渔民的关系非常好。晚上,军舰抛锚后有许多渔民的船都围过来。我们的锚地常常像上海南京路一样灯火辉煌,喧嚣热闹。我们为渔民们看病,帮他们修机器,送给他们淡水等生活所需用品,保卫渔民海上安全生产,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很多实际困难。特别是遇到大风或者敌情时,我们都及时救助渔民。渔民们也对我们非常好。他们把自己新捕到海鲜整筐整筐地扔在我们的甲板上。解放军是有纪律的,我们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用塑料布把钱包好,用缆绳系好撇到他们船上。渔民们不肯收,就又把钱给撇回来。有时一包钱要撇来撇去好几个来回……”
从他的讲述当中,记者感受到了水兵对大海的深深的热爱,感受到了军人为祖国和人民甘愿吃苦奉献的豪情,也感受到军人心中燃烧着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
在毛主席视察过的洛阳舰工作
周坤仁1969年至1976年在海军洛阳舰工作,这段时间是他一生当中记忆最深刻的一段。洛阳舰是毛泽东主席1953年2月19日至24日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的五舰两艇(长江舰、洛阳舰、南昌舰、黄河舰、广州舰和101快艇、104快艇)之一。
周坤仁讲述道:“我一上舰就听老同志讲,毛主席是2月20日登上洛阳舰,他首先检阅全舰官兵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毛主席从指挥台到每个作战部位,从舱面到住舱,从伙房到机舱,从前甲板到后甲板,走遍了洛阳舰的每一块甲板。海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从陆军调来的骨干。毛主席说,过去是陆军要爱山、爱土;现在是海军,要爱舰、爱岛、爱海洋。海军建立初期,还留用了一些原海军人员。毛主席看到一个年龄较大的,知道他是原海军,就对大家说:要搞好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做好工作。到机舱视察时,毛主席嘱咐大家,老机器要爱护使用。毛主席还看了战士们在舰艇上学习的书籍。洛阳舰政委向毛主席汇报大家重视军事训练,学习海军军事技术热情很高。毛主席高兴地说,很好,但是首先要重视大家的政治理论学习。毛主席视察伙房时,亲自舀了一勺汤尝了尝,问炊事员:你们每天都是这样的饭菜吗?2月份天气还比较冷,毛主席翻看了一个水兵的衣领,数了数他身上穿了几件衣服,关切地问,冷不冷?还有没有衣服?就是那一次,他老人家在洛阳舰艇上为海军写下了光耀千古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毛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与舰艇上的干部战士同吃同住同航行,同干部战士促膝谈心,与舰艇上的干部战士共同生活了4天3夜。毛主席的题词为海军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毛主席在舰上的讲话,毛主席视察海军的伟大革命实践已成为洛阳舰的一项基础课,传统课,必修课。”
2012 年7 月24 日,海南三沙市人民政府在西沙永兴岛挂牌成立,三沙市成为中国最年轻地级市 图/CFP
亲历中国曾母暗沙投主权碑仪式
在海军工作期间,周坤仁的足迹踏遍了祖国海疆的各个基层单位。我们祖国的海岸线18000多公里,从海洋岛、大连、旅顺、威海、烟台、石岛、青岛、陈家港、连云港、上海、舟山、宁波、温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海口、三亚、西沙、南沙,一直抵达祖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每个地方周坤仁都到过至少一次,有的地方走了很多次。
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暗沙,离赤道仅3度多,一年四季都是炎热酷暑。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将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但是很少人知道我国的海域面积同样辽阔,有473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南陆地面积是我国最小的省份,但还下辖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兰色国土,实际上是总面积最大的一个省。
根据全国人大的这个决定,海南省于1992年的春节期间,组织了一个大规模、高层次的赴南沙巡视慰问团,对驻守南沙的官兵进行巡视慰问。巡视慰问团的团长是海南省一位副省长。周坤仁当时在南海舰队任政委,是这次活动陪同团的团长。他在这次活动中亲历了“中国曾母暗沙投主权碑仪式”,并亲手将七块界碑中的一块投入到大海中。
听了将军的讲述,记者仿佛也回到了那个与历史交汇的重要时刻。1992年1月15日中午,“向阳红5号”在曾母暗沙抛锚,巡视慰问团、陪同团全体成员和全体船员共100多人服装整齐地集中在甲板上,等待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下午1点整,投主权碑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举行。波涛汹涌,汽笛长鸣。在前甲板上,悬挂起一条红色横幅,上写着“中国曾母暗沙投主权碑仪式”一行大字。横幅下,是一面巨幅五星红旗,红旗前面,两位海军少校威武地握枪峙立。那高昂、雄壮、激越的国歌旋律,把大家的心都提起来了。尽管人们在各种场合、各种时机听到国歌,看到国旗,然而,在遥远的曾母暗沙听国歌、看国旗,那心潮一下子像大海一样翻腾起来。近百年来,列强入侵,几乎都是从海上来的;解放之前,我们几乎是有海无防,或者防而甚弱;我们固然是个和平、文明的大国,然而如果是大而不强,甚至大而弱,不仅强国要欺侮你,就连小国也想咬你一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深思!我们必须面向海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我们经济建设服务,坚决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庄严的旋律,7块刻有“海南省人民政府”金色字样的花岗岩方碑一一投入了大海。这些石碑将作为历史的见证,永远竖立在中国海南曾母暗沙的礁盘上。
回忆起当年在祖国的南海疆域奏国歌、升国旗的日子,75岁高龄的老将军心在激荡、在澎湃!
2008年2月10日,南海舰队航空兵某直升机团与舰艇、特种部队在海上进行联合反恐演练 图/CFP
“全国海洋日”议案的提出
周坤仁告诉记者:“我国有着辽阔富饶的海疆、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中华民族素有‘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传统海洋观,在造船、航海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有过辉煌的历史。但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在帝国主义列强铁蹄下蒙受了一段备受欺侮的历史,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也随着国运的衰败而逐渐淡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也开始复苏。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国民来说,海洋观念相对比较淡漠,对海洋的地位、作用、价值了解甚少,与我国海洋大国的地位乃至经济建设对海洋开发和利用的迫切需要都不相称。”
为此,1991年3月,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周坤仁领衔与海军等相关单位的30多位关心、关注和热爱海洋事业的军队人大代表一起,提出了将每年的7月11日,即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7次下西洋中第一次下西洋的首日(1405年7月11日)定为“全国海洋日”的议案。
周坤仁回忆道:“我们的议案提出后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国家海洋局与交通部、农业部等六个部门会商,一致认为设立‘全国海洋日’对于普及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振兴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期间,有关单位多次向我们提案人通报议案办理情况,并征求意见和建议。直到我们议案提出的14年后,即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7月11日为我国第一个‘航海日’。作为曾经提出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全国海洋日’这一议案的人大代表都非常高兴。‘航海日’的设立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随着‘航海日’的公布实施,一个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热潮将会进一步兴起,也必将有效地促进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的发展。”
周坤仁还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我们现在对海洋开发应该说是有计划,也有行动。但是,海洋经济开发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有强大的海洋运输能力。南沙群岛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南海的石油相当于整个波斯湾。由于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上丰富的生物及矿产资源,使它成为一些国家觊觎的对象。咱们不能光抗议其他国家开采,我国主张是我们的领域,就要去开采,不管远近。前不久,“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的钻头在南海1500米深的水下探入地层,中国独立在南海海域的深水石油开发实现零的突破,并在南海深水区插上了一面流动着的五星红旗,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从此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钓鱼岛和南海诸岛自古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主权不容侵犯,属于中国的国土寸土必争。中国自古就拥有南沙群岛、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及其有关岛屿的主权。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为捍卫国土完整前赴后继、保家卫国,取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捍卫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的决心和能力。中国领土寸土不让。我们不想侵犯别国,也绝不容许他人侵犯我们。”(记者 夏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