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友谊,弥足珍贵

——飞机模型和几张照片引出的回忆

许东 戚鲁江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2年10月16日 14:56

今年6月中旬,我们作为工作人员随同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美国。代表团此行除会晤美有关参、众议员并就当前中美关系及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定期交流机制下一步安排交换意见外,还肩负一项特殊的任务:向美国国会前临时参议长、中美议会(参院)会议机制前主席特德•史蒂文斯先生的夫人转交一架二战期间美军使用的C47型运输机模型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赠送的几张照片。

事情还要从2010年史蒂文斯生前最后一次访华说起。当年6月,史蒂文斯携夫人应邀来华访问了北京、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在京期间,吴邦国委员长会见了史蒂文斯,高度评价他在担任美参议员期间为推动双方立法机构的交往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美议会(参院)会议机制中方主席路甬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会议机制中方前主席盛华仁也分别与史蒂文斯见面,就会议机制的延续和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并共叙友情。

史蒂文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44年,21岁的——飞机模型和几张照片引出的回忆他加入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服务于中国—缅甸—印度战区。他的主要任务是驾驶运输机空运物资和人员,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使他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凭吊那些曾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的美中两国战友,更是他的夙愿。

2010年6月11日,南京的天气格外晴好,微风轻拂。史蒂文斯夫妇在盛华仁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负责人陪同下参观了位于紫金山北麓的南京国际航空烈士公墓和纪念馆。这座公墓因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即使在南京当地,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在这里,长眠着3000多位自淞沪抗战至1945年9月间牺牲的中、苏、美等国抗日航空烈士,其中美国烈士居多。

史蒂文斯是纪念馆正式开馆后到访的首位“飞虎队”成员。为了表达对战争中牺牲战友的思念和敬意,他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花圈的缎带上写着:“为了纪念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第14空军编队和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在刻有美国烈士名单的石碑前他长时间驻足,不时地指着上面的名字轻声称念。这些都是他所熟悉,曾一起驾雄鹰穿过硝烟、飞越“驼峰航线”的战友,他们为了支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史蒂文斯赠送给纪念馆的部分展品

C47运输机模型

 史蒂文斯栽种的长青树

参观纪念馆后,史蒂文斯在纪念馆外植下了长青树。在此过程中,他们夫妇心情异常激动。史蒂文斯向中方陪同人员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组织仍健在的美国“飞虎队”成员一起到中国来走一走、看一看,共同回顾那段艰难但却辉煌、永难忘怀的岁月。他随即向纪念馆赠送了数张他当年在中国拍摄的“飞虎队”的照片,照片上面留下的斑斑点点记录着历史的印迹,弥足珍贵。他还随身带来了一张当年美国空军为飞行员配备的“逃生地图”。“逃生地图”他只有一张,已珍藏了60多个年头。经再三考虑,在参观后的第二天最终决定把它送给航空烈士纪念馆作为历史的见证。作为回赠,纪念馆负责人承诺将赠送一架他当年驾驶过的飞机的模型作为纪念。

天有不测风云,他的这次凭吊竟成绝唱。2010年8月9日,史蒂文斯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次坠机事故中不幸逝世。令人扼腕叹惜之余,“有生之年组织‘飞虎队’成员访华”最终成为其遗愿。

生命是有限的,友谊和思念却是无限的。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遵守承诺,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做了认真调研,在确认C47型运输机是史蒂文斯在二战期间曾驾驶过的机型后,专门定制了该型号运输机的模型,还设计了精巧的包装。

今年5月,盛华仁同志专程再次去了航空烈士纪念馆,见到史蒂文斯赠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品已全部布展,史蒂文斯亲手种植的那棵长青树也长得非常茂盛。睹物思人,思绪万千。他用心将史蒂文斯捐赠的展品和长青树一一拍了下来。在得知全国人大代表团即将访美后,盛华仁亲自给史蒂文斯夫人写了一封信,郑重地嘱咐代表团工作人员将信和照片连同飞机模型一道转交给她,作为纪念。

盛华仁在致史蒂文斯夫人的信上署名“史蒂文斯的中国朋友”。作为会议机制的共同创始人,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与合作,盛华仁与史蒂文斯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诸多默契。每次见面,史蒂文斯都亲切地称盛华仁是他的“老朋友”或“好朋友”。同样,盛华仁也十分尊重史蒂文斯这位老朋友、好朋友。

这两位老朋友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国会领导层都认为双方需要加强交流,应为双方的经常性对话搭建一个长期稳定的平台。史蒂文斯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也因为飞虎情缘,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一直致力于加强美中友好。他敏锐地捕捉到美中两国交流与合作发展的机遇,当年7月,同井上健参议员(美国国会现任临时参议长)、参院多数党领袖弗里斯特等联名在参院《2004—2005财年国务院授权法》下提出了关于成立参院与中国全国人大交流小组的修正案并获通过。12月1日,盛华仁副委员长专门赴上海与途经此地的史蒂文斯会晤,双方很快就建立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参院定期交流机制达成共识。史蒂文斯当即邀请盛华仁副委员长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夏威夷(井上健的选区),就建立机制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中方抓住时机,趁热打铁,2004年1月由盛华仁副委员长率团应邀往访,与史蒂文斯和井上健参议员共同签署了建立中美议会(参院)会议机制的谅解备忘录。盛华仁和史蒂文斯分别担任机制的中方主席和美方主席。这次会晤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双方对机制交流的愿望都是真诚的、迫切的,一致表示将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将对话规范化、机制化,并长期坚持下去。

有了最初的良好互动,接下来的进展就有了扎实的基础。由史蒂文斯和井上健率领的美参院代表团应邀于2004年8月访华,正式启动会议机制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盛华仁副委员长与史蒂文斯和井上健共同主持了会议,并全程陪同他们在华的访问,一直将美方代表团送至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界口岸后方才依依惜别。这次交往使双方进一步增加了相互了解和信任,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2005年6月,盛华仁副委员长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美并举行会议机制第二次会议。在史蒂文斯、井上健等议员的积极推动下,美方给予代表团十分热情、友好、高规格的接待。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众议长哈斯特德、大法官奥康纳分别会见代表团,参院多数党领袖弗里斯特、外交委员会主席卢格、情报委员会主席罗伯茨及参院主要专门委员会的两党资深议员,以及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规则委员会主席德莱尔和众院主要专门委员会两党资深议员共约80多人参加会见、会谈或与代表团单独会晤。此次交流用“热络”一词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其范围和规模在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国会交往史上实属罕见。2006年至2007年间,双方又举行了两次定期交流会议和两次主席会晤,会议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虽然史蒂文斯在2008年竞选中因意外原因失利,井上健也于2009年初辞去会议机制美方主席职务,但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机制发展不因换届或人员变动而发生改变。2009年,吴邦国委员长访问美国,这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0年来首次访美。同年,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访华,两国立法机构领导人首次实现年内互访。应该说,史蒂文斯生前为推动双方议会交流机制所作的努力,为这些令人瞩目、影响深远的高层互访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年6月在华盛顿,史蒂文斯的夫人收到全国人大代表团转交的礼物后深受感动。她轻声诵读盛华仁的来信,仔细端详飞机模型,一张一张地认真翻看照片,不放过上面的每一个细节。她对在场的中方人员说,这些来自中国的礼物太宝贵了,我要把飞机模型摆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信和照片归入我的个人档案,永久珍藏。我为史蒂文斯有这么好的中国朋友而骄傲,将来一定找机会再去中国。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也不禁被这感人的场景所打动。岁月无情人有真情,逝者安息友谊长存。正如多年来双方在议会交往中所强调的那样,中美两个国家都是伟大的国家,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双方之间虽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共同利益是主要的,双方议员要多为增进彼此了解、加深人民友谊、推动互利合作作出努力。

“我谨代表帮助中国空军击败日本侵略者的所有美国飞行员,向二战期间在中国战斗过的人们表示感谢。我们在战争年代建立的同志般友谊应永世相传。”这是史蒂文斯在参观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后在贵宾簿上的留言。我们祝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如史蒂文斯栽种的长青树一样,生气盎然、蓬勃发展!(作者单位: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

编 辑: 沈娟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