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文/本刊记者 李小健
图/视觉中国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国企改革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随着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国企改革也掀起了新的浪潮,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2016 年6 月30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作上述报告时介绍,截至2015 年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 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 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 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5.9 万亿元。
肖亚庆同时在报告中表示,当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据他介绍,2015 年8 月24 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这是新时期指导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同时,确立了以上述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
近期媒体报道称,为贯彻落实上述指导意见,2016 年我国先后出台了7 个专项配套文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36 个配套文件。这些政策意见和配套文件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
一些重大改革稳步推进
伴随着政策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陆续出台,一些重大改革举措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扎实向前推进。
比如,在监管体制机制方面,国资委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围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改革要求,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24 个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50 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又比如,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明确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发展、监管和考核的基本原则,完成了中央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并同步配套分类考核、差异化薪酬分配等措施,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启动工资总额备案制、周期预算等分类管理试点;同时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稳妥发展混合制所有经济。目前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超过92%,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改制面超过90%,全国国资监管系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到1082 家。值得一提的是,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5 家中央企业开展了落实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试点。再比如,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方面,企业重组整合、产业升级、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都取得较大进展。据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 年12 月,中央企业数量已减至102 家。2017 年,中央企业兼并重组步伐继续加快,数量将减少至两位数,产业集中度、国有资本配置率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研究制定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考核评价办法,把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进一步明确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地方国企改革全面开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这一个改革目标,只剩下三年时间,压力和挑战不小,全国从上至下必须快马加鞭。
2017 年伊始,地方两会密集召开,重点议题之一便是国企改革。透过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各地均对国企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这意味着今年地方国企改革将加速推进,全面开花。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研究推出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企业调整重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进产融结合,完善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开展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等。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坚持有进有退、聚焦主业,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重点整合集团下属二三级企业;深化股份制改革,有序推进资产证券化;抓好50 家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在若干领域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质性突破,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稳步推进国企市场化债转股,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以及推动国资监管部门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职能。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持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包括按照中央部署,完善国企国资改革配套制度体系,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权多元化步伐,强化国有资本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努力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通过重组整合,打造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等等。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发现,“混改”、 资产证券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及员工持股将是今年地方国企改革重中之重。今年地方“两会”结束后,北京、上海、浙江、福建、云南等许多地方又相继召开了年度国资国企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国企相关改革落到实处。
爬坡过坎,期待改革取得新突破
“在看到进展和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2017 年2 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首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指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国有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与地位作用以及拥有资产的数量还不完全匹配,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回报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许多难题还没有真正破解,不少企业,特别是重化工行业的国有企业包袱还比较沉重。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进入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特别是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肖亚庆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企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以管资本为主坚决转变国资监管职能以及全面从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他说,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加大力度全面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同时,要不断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他说,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不断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要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进一步实施专业化重组。要按照“三去一降一补”,全面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