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吴正宪:用纯净的心,做教育的事

文/武维民 张秋爽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5月04日 10:26

吴正宪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

提起吴正宪代表,我们眼前首先浮现出的是课堂上与孩子老师们真诚交流,满脸都是笑容的吴老师。工作四十余年的吴正宪至今仍扎根在课堂上,始终行走在边远山区的教育之路上……她努力引领更多的孩子走进“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世界;引领更多的基层教师一起努力工作,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

作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团员,在我们心中,吴正宪不仅仅是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有着诸多荣誉的名师,更是与我们一同长期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用心用情用行动引领我们探索教育真谛、感受教育价值的朋友和引路人。

吴正宪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她经常告诫我们要关注两件事。一是儿童,要真心喜欢儿童,潜心地研究儿童, 研究儿童生长规律。她说,“只要我们用心,每天你都会欣喜地发现儿童的变化与成长。尽管学习困难的儿童有时也会让你有一筹莫展、不知所措的时候,但每天都会让你面临新问题、新追问、新思考。这种充满挑战的教育工作,会让你的生命充实而有意义。”二是数学,要真心喜欢数学, 认真地研究数学, 研究数学教育规律。她说,“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传承的过程, 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数学教育不能只对题目的对错负责,更要为儿童后续学习和发展积蓄力量。所以,要在保护儿童成长利益的大背景下处理数学教育过程中的ABC。”这些反映出了吴正宪独具特色的儿童观和儿童数学教育观。

作为教研员,吴正宪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心上,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她说,“打铁还须自身硬,首先要加强自我修炼,以良好的人格修养和专业能力带动身边教师共同进步。”吴正宪心中最牵挂、最关注的是山区教育发展,她经常深入到北京的农村地区乃至全国边远山区听课、评课、做学术讲座,还亲自上课。她积极参加教育部西部支持计划,去大西北支教,到青海省、甘肃省与基层教师交流座谈。仅在近几年内,她就多次赴大西北及贵州、云南等边远地区进行交流。

我们知道,在师生面前神采奕奕的老师,一天忙碌下来后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她处理。为了让更多老师能感悟到教育的真谛,获得职业幸福感,为了使更多的儿童能享受“好吃又营养”的数学教育,她乐此不疲。“用纯净的心,做教育的事,把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是吴正宪永远的追求。

2013 年,吴正宪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聘请为“国家督学”。从此她更忙了,她说:“这是党和人民的信任,是沉甸甸的责任。我要认真履职,做好调研,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特别是为边远山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努力。”

几年来,她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参加代表视察、专题调研,要随教育部督导组到各地区进行督察,更要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生民意,撰写议案、建议,可谓马不停蹄。然而,每一项议案、建议背后都离不开她扎实的调研走访。

促进教育公平,始终是吴正宪关注的重点话题。近年来,她从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使用、标准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为

教育均衡发展建言献策。

2014 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北京代表团的开放活动中,吴正宪面对中外媒体娓娓道来,以“换位思考谈教育减负”。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中看到直播时很激动,她为儿童的健康快乐发展呼吁,她心中装的是孩子。后来,我们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又看到她为山区教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我们同样激动,她为山区教师发展呼吁,她心中装的是教师,是教育!

2016 年年底,吴正宪作为组长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到湖南省、江西省进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考察了18 所学校,召开了6 个座谈会。她表示,2017 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将为基层贫困地区学校的发展建设积极建言。

吴正宪就是这样的一位代表,一位既有“教育情怀”,又有“家国情怀”的好代表。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