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向平华:“泥脚板”代表的新使命

文/李小健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5月04日 10:26

向平华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龙潭河镇党委书记

向平华是来自湖南湘西农村的一位“老书记”,曾在张家界市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拥有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其间,他全心全意为村民群众办实事,深受组织的信任和村民们的拥护,连续当选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九年来,向平华依法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基层群众福祉鼓与呼,共提出70 余件建议,包括精准扶贫要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发力、加强山区公路道路建设确保山区脱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贫困地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队伍建设、降级或直接吊销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的资质等含金量高的建议。由于这些建议都是他用“脚板”扎扎实实跑出来的,不仅带着新鲜的“泥土味”,十分地接地气,而且在推动相关惠民政策完善和落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他被网民们亲切地称为“泥脚板”代表。对于这一特别的称谓,他欣然接受,“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选为人大代表,必须关注农村和农民。”

如今,这位“泥脚板”代表已走马上任慈利县龙潭河镇党委书记。新的岗位,新的舞台,新的使命。在他看来,不管处于什么岗位,都要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倾情为民服务。

作为镇党委书记,向平华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作为集中在“为民、务实、清廉”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同时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切实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作为人大代表,他则认为要继续依法认真履行职责,为增进人民福祉建言献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017年全国人代会即将召开,作为一名生活在基层,每天和农民打交道的人大代表,向平华将继续关注民生、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继续坚持用“泥脚板”走出真建议,用手中的笔写好寄托着农民老百姓期盼的实建议。目前,他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精准扶贫、养老事业等方面已经做了广泛、详细的调研,相关建议正在撰写当中。其中,他特别关注的是脱贫攻坚。他认为, 做好扶贫工作关键在于发展实体产业,“没有产业的脱贫,只能是虚脱贫,只是表面上的数字脱贫、表格脱贫;只有在实业的基石上,才能产生持续的真脱贫。”同时,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拿龙潭河镇来说,我们计划在2017 年建立千头黄牛繁殖养殖基地、万亩红薯生产销售一体的系列加工基地以及稻田养鱼基地,同时支持优质稻和再生稻的种植,鼓励老百姓利用本地渔业资源优势进行渔业深加工,以增加广大村民群众的收入。”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让向平华收获良多、感触良多。他说,一方面,人大平台给了他成长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让他能够参政议政,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他针对农村资金的整合提出了一系列重点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采纳,这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最爱听全国人大代表说真话、说实话,最希望通过代表们传递和反映百姓最急切的盼望和诉求。20163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赞扬向平华敢于直言,在指出基层问题上毫不含糊,并多次就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方面的情况与他进行互动,“这让我感到党中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的情怀,同样也鼓励我更加大胆地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此后,他暗下决心,“希望在我心有余力而力也足的时候,一定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以人民期盼为念,知民情、解民忧,抒民怨、暖民心,多干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继续当好农民的发言人,为农村经济发展和腾飞建言献策。”

发展是第一要务。新的一年,向平华表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将民本情怀落实到行动中,用真真正正的业绩不负党和群众的期望。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