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王光国:唤醒大山的人

文/丁爱萍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5月04日 10:27

王光国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

王光国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店子坪村的主干道由水泥铺设而成,如一条长蛇般一圈又一圈地盘在山腰上。山路险峻,坡陡弯急,行走其中,一边靠着高山,一边抵着裸露的石壁,山底有石子铺盖的洋芋河。在那里,沉睡千年的大山正在被唤醒。而村民们都说,王光国就是唤醒大山的人。

凿路深山通向远方

曾几何时,店子坪村交通闭塞,村里小伙儿找不到对象,村民上学、就医、赶集只能沿着悬崖峭壁上的古盐道,前往15 公里以外的高坪集镇。“ 从我记事起,村里先后有6 人跌落山崖。”王光国说,“ 修通公路,架起大桥,是店子坪村祖祖辈辈的共同梦想。”2005 1 月,王光国提出修路架桥的设想,号召乡亲们“向大山要路,誓将天堑变通途”。刚开始,村民认为修路是天方夜谭。他便反复做村民工作,并毅然关掉自家开办的养猪场,全心投入到工程中。工地上没钱,他连妻子卖猪的1500 元钱都“挪用”了进去。面对崇山峻岭的阻隔,王光国和村民们不甘心、不退缩,坚信“苦熬不如苦干”,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公路,在阻隔店子坪村世世代代的洋芋河上架起一座宽阔的大桥,王光国也因此被誉为 “愚公支书”。

更远的路在脚下延伸

路修通了,王光国声名远播,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村官”“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国娃子啊,千万不能忘本,路通了,还要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你现在是全国人大代表,不能只琢磨店子坪的事!”荣誉越来越多,父亲的叮咛越来越勤。这些年,王光国牢记重托,赴全国各地跑市场,引进德鑫农业公司,带领农民规模种植猕猴桃;结对江苏省山泉村,建起了现代化的幼儿园,把土豆、猪肉卖到了江浙;争取项目资金,水泥路通到了每一户家门口。2016 年,他又开始筹建红色教育基地“愚公干部学校”,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大力整饬村容村貌,号召村民们打造特色民居。

“愚公支书”出名后,荣誉和机会也接踵而至。是离开寻找新的平台,还是留下坚守一方土地?2013 年年底,王光国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这年,湖北省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王光国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录用。然而,在征求意见时,他却主动放弃留在乡镇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坚守店子坪村。

不忘为民初心显担当

“山区要想脱贫致富,最大的出路是修路。”每年全国人代会上,王光国的建议总是离不开修路。2014 年,王光国和高敬佩、杨琴等湖北代表团代表们一起,再次向全国人代会提交“推动鹤峰高速公路建设的建议”。“鹤峰不少村的情形,跟店子坪没有通路前一样。”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王光国也有一股“愚公”的劲儿。这年4 月,王光国赴京领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时,再次找到相关部门负责人。“鹤峰是湖北唯一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县,恳请支持!”“高速通了,对宣恩经济也是个带动啊!”…… 2015 年年底,鹤峰至来凤的高速公路动工。听到这个喜讯的当天晚上,王光国特意让妻子加了菜,陪父亲在家喝上几杯。

“我现在不能仅仅围绕本村做事情了,而是要立足全国,考虑全国性的问题。”王光国说。修路的经历让他对路有着特殊的感情,深知对山区百姓来说,想要脱贫致富,唯一的出路在于修路。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王光国每年都会在全国人代会召开期间提交关于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希望将店子坪村的成功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实现脱贫致富。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王光国提出了针对武陵山片区交通建设的相关建议。

“当代表就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秉承这样的坚定信念,王光国一路走来,无怨无悔。他说,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将一如既往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发扬当代“愚公精神”,当一名老百姓信任的好代表。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