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切实推动食品安全法全面正确实施”

——张德江委员长率队开展执法检查纪实

文/本刊记者 王博勋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5月04日 10:02

2016 6 30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摄影/ 中新社记者 杜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能不能让人民群众吃的安全放心,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为进一步捍卫我们“舌尖上的安全”,2016 年,在新修订的“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实施仅半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这是自2009 年食品安全法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法开展的第三次执法检查。

作为2016 年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执法检查工作的开篇之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展现了高度重视,张德江委员长亲自领衔此次执法检查,检查范围基本涵盖了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以及近年来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食品领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食品安全热。

此次执法检查完整实现了六个环节的工作:确定执法检查内容和重点、开展实地检查、报告执法检查情况、审议和专题询问、整改、报告整改落实情况,为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了一次全要素、全流程监督的范本,成为人大监督的新标尺。其间,张德江委员长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亲自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带队赴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实地检查;亲自主持召开执法检查组两次全体会议;亲自向常委会会议报告执法检查情况;亲自主持常委会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对食品安全法开展如此规格高、阵容强的执法检查,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舆论普遍认为,由张德江委员长亲自领衔此次执法检查,显示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极其重视,处处体现着为国为民尽责、勇于担当的精神。此次监督综合运用执法检查、报告工作、专题询问三种监督形式,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组合拳”,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对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快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地检查:力度、深度、广度兼备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执法检查则是人大常委会推动法律贯彻实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制度的笼子扎得更加严实、确保法律的新面貌带来食品安全工作的新气象、真正把法律制度变为法治实践,是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出发点。

为确保这次执法检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016 年年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先后赴北京、山东等地开展了前期调研工作,并详细制订了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张德江委员长亲自主持召开执法检查组两次全体会议,要求扎实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确保人大监督取得实效,切实推动食品安全法全面正确实施。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组确定了此次执法检查的六项主要内容: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实施最严格监管制度工作情况;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情况;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落实情况;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情况;食品安全配套法规、规章、标准、制度的建设情况。

2016 4 月至5 月,执法检查组分为五个小组,由张德江委员长和王晨、沈跃跃、艾力更·依明巴海、陈竺四位副委员长带队,分别赴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0 个省(区、市)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深入到20 个地市、21 个区县和4 个育种研发中心、15 个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12 个农贸市场、22 个食品生产企业、17 个大型食品超市、26 个餐饮服务单位、22 个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实地检查,共召开35 次基层监管人员、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者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张德江委员长指出,这次执法检查在力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由委员长亲自担任组长并带队赴地方检查,由四位副委员长担任副组长,执法检查后还要开展专题询问,加大了执法检查的力度;二是各执法检查组深入到乡镇食品监管机构以及最基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明察暗访,还采取了不打招呼随机检查、随机抽样送检等方式,深入了解食品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食品安全问题,体现了执法检查的深度;三是检查范围基本涵盖了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以及近年来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食品领域,突出了执法检查的广度;四是突出了问题导向和边查边改,在执法检查中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委员长还把信访、媒体上反映的十多件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监管的经验批给国务院和检查组,推动执法检查深入开展。

轻车简从,深入实际,是此次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一大亮点。据了解,各执法检查组每到一处,都是坚持下到市县乡村,深入到乡镇食品监管机构以及最基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加工、质检、流通、消费等食品安全的“全链条”进行深入执法检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德江委员长率先垂范,亲力亲为,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到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执法检查。其间,他深入田间地头、农贸市场、企业车间、饭店后厨,详细了解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政府负责人、企业代表、种养殖大户、餐饮从业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关于推动法律贯彻落实、促进法律制度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在食品生产和消费大省湖北省检查期间,张德江委员长结合当地特点指出,要通过执法检查,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把法律制度变为法治实践。在畜牧养殖业发达的内蒙古检查期间,张德江委员长强调,一定要加强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控制和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督,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要结合奶业发展实际,走优质安全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努力实现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和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双赢”。

可以说,力度、深度、广度兼备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不仅是一次法律实践情况的“回头看”,也是对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所作的一次全面“会诊”,是一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工作总动员。实地检查为进一步总结成绩、经验,抓准、解决问题,推动法律的贯彻实施,将纸面上的“最严厉”转变为生活中的“最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抓准并解决问题

问题抓得准,建议提得实,是此次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又一大亮点。在实地检查的基础上,2016 6 30 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中,张德江委员长就执法检查的总体情况、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说明,并就进一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提出了针对性和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指出,检查组总体认为,食品安全法修订实施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认真宣传贯彻,积极采取措施,依法加强监管,落实法律责任,取得了明显成效,防控食品安全大规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张德江委员长同时表示,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食品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部分领域和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针对上述问题,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强调,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下最大气力抓好。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好食品安全法,全面落实法律的各项规定,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形成社会共治机制,仍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为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7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高度评价执法检查组的工作和执法检查报告,普遍认为这次执法检查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工作扎实、成效明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希望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切实改进工作。

7 2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张德江委员长主持联组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七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这已是本届以来张德江委员长第四次主持专题询问会议,由委员长主持专题询问会议已经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常态”。与此相呼应的,便是专题询问形成了国务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到会应询的新气象。

在两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中,一共有8 位委员发言提问,问题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标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法律配套情况、小摊小贩监管等方面,都是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8 位委员提问结束后,张德江委员长指出,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处理执法检查报告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向常委会作出反馈报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要加强跟踪监督。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法律正确有效实施,以良法促善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番话向公众传递了人大监督务求实效的积极信号。

坚持跟踪落实,一抓到底

真正意义上的执法检查应该是始于发现问题,止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仅仅是前提,推动问题解决,才是最终目的。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九个方面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对国务院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十一项建议。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执法检查报告与审议意见一并送国务院处理。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和常委会工作要求,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要在6 个月内将改进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向常委会作出报告。

2016 12 23 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毕井泉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报告从十二个方面对整改工作已取得的初步效果、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及对审议意见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作出了较好回应。

人大的关注,件件有回应。毕井泉在报告中指出,李克强总理,张高丽、汪洋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落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例如,在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方面,根据张德江委员长在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国务院对基层监管体制改革特别是机构设立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并加强指导,坚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动摇,抓紧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为落实‘四个最严’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9 个部门组成调研组,重点就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机构设置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此外,国务院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执法检查报告相关工作,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整改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张德江委员长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要求,召集会议研究具体整改措施,出台任务分工落实方案,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调研,加快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加强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防控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毕井泉在反馈报告中还指出,目前,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国务院有关部门仍将持续高度重视,着力加快解决。对于能够快速研究解决的,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抓紧采取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对于需要通过制修订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规划来实现的,有关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毕井泉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结合食品安全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落实好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健康。

审议过程中,出席人员普遍认为,此次执法检查工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和务实作风。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认真研究部署,深入落实整改,狠抓法律宣传普及,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整治,实施食品安全法取得积极成效。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展示出的铁腕治乱的勇气和决心,以及政府各有关部门为改进工作所付出的种种努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收获了信心。一条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的人大监督链条已经形成,极大地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力度和实效,有力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