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人大:预算草案厚成“书”,代表看得细
2016年11月底,湘乡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像本“书”一样厚厚的市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吸引了新一届市人大代表的注意——这预算草案厚达277页,比往年新增了单位基本情况表、基本数字表、基金支出明细表等内容,其中项目支出表中添加了功能分类科目,“三公”经费、会议费预算表增加了上年预算一栏以便进行对比。
全国劳动模范、任职二十年的老代表肖雨林拿着这本财政收支预算草案,深有感触地说:“预算草案一年比一年更细化、更完整,细致详尽,清清楚楚,就连我这个六十多岁的农民代表都看得懂,真是一本明细账!”这是近年来湘乡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法、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的一大亮点。
湘乡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然而,往年有不少代表反映,预算报告专业性太强,人代会期间预算审查监督的审议时间短、审议难于深入,往往走马观花,力不从心。如何使预算报告更“全”、更“细”,让代表看懂预算报告,加强对预算的审查监督?
为此,湘乡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全口径预算这个关键,改革预算编制内容,将所有的政府性收支纳入了审查监督范围,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大力实施零基预算。财政部门则在人代会召开前一个月内编制好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进行初审。会上,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听取预算草案的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预算草案修改完善后提交市人代会审查批准。
市政府按照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办法,提高了预算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014年,湘乡市财政预算草案首次实现了全口径,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以及全市78个单位部门预算全部提交人代会审查批准,24个部门单位公开了预算,所有部门单位分三年实现部门预算公开。
“2015年,我们将预算草案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4本预算及72个部门的部门预算全部上人代会公开,所有部门单位实现部门预算公开,预算草案是达191页的一本‘书’,发给每一位代表。代表们看后反映很好,都说部门预算部门好执行了,也便于监督了!”湘乡市财经工委干部吴菂介绍说。
湘乡市人大常委会为给代表了解预算、审好预算打好基础,提出早编、细编预算。为编制好预算,提前部署早行动,从每年9月开始,湘乡市人大财经工委和财政局就进行前期调查,深入各相关单位了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各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召集部分人大代表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帮助财政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回应代表的关切,用更多通俗易懂的语言、图表、数据去反映热点话题。财经工委提前介入,让繁琐的预算编制在更加全面准确规范的基础上,突出了重点,更加易读易懂。
湘乡市人大常委会还借助“外脑”,让代表真正读懂政府预算。2014年,湘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咨询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并聘请了财经等方面的咨询委员11名。专业人士在人大财政预算审议中解惑释疑,充分发挥了咨询作用,为人大代表读懂政府预算草案、履行预算监督职责提供了支持和帮助。“预审时,邀请咨询委员组成预审小组,对不科学、不规范、不细化的事项提出审查意见,反馈给财政部门督促落实整改,效果很好。”
湘乡市人大常委会为了使代表能够更多地掌握预算审查的知识、提高代表预算审查能力,组织代表学习预算法、预算基础知识和预算改革的相关政策。2013年3月,邀请湖南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预算工委副主任文富恒就全口径预算作了专题讲座。新修改的预算法颁布后,财经工委及时组织部分代表对法律全文进行解读和学习。2016年3月,又组织各乡镇人大主席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修订后的《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在常委会每两个月一次的集中学习中,也多次安排学习预算审查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了常委会委员和代表的预算审查和监督的本领。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开始,提交湘乡市人代会审议的财政预算草案去掉了“内部资料,会后收回”字样。这意味着预算草案将不再保密,会后不再收回,留给代表会后继续认真研究审议,解决了审议预算草案短时间“难消化”的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预算审查“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的状况正在湘乡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