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让百姓用上放心药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全国人大代表陈保华

文/陈玉叶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2月09日 08:59

陈保华代表

    在我国制药领域,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保华算得上一个标志性人物。

    19891月,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年方27岁的陈保华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国企职位,选择了创办企业这条充满风险与艰辛的人生之路。他带领着与他同样年轻的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们以筹借的2万元资金,租用村里的小屋做厂房,以玻璃器皿、电热套等为主要设备,开始了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也开始了华海艰苦而辉煌的创业征程。

    2016年,华海药业有6个制剂产品获得了美国ANDA文号。从2008年首个制剂产品获得ANDA文号至今,华海已有27个产品获得了ANDA文号,1921个产品已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华海药业不仅以实际行动开创了中国制药出口美国的先河,同时彻底改变了中国制药“只进不出”的历史。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赞“华海药业是中国制药企业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一个缩影”。

    随着事业的发展,陈保华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省功勋企业家”“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全国优秀企业家”等。但与这些荣誉称号相比,陈保华最看重的还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神圣的称号。用他自己的话说,“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还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为百姓代言。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一个代表不称职,就意味着67万人缺席,所以,我必须尽心尽力。”

    作为一名企业家,陈保华考虑的是争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极具竞争力和上规模”的制药企业,使“中国制造”能走出国门、走向欧美市场。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要代表人民利益、表达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呼声。因此,如何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履行代表职责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以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一直是陈保华关注的问题。陈保华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越来越重,因此,要调节好自己的履职心态,认真摸索适合企业经营管理者特点的履职路径。但无论是作为一名企业家,还是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致力于百姓用药安全,让百姓用上‘进口药疗效、国产药价格’的放心药,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提高履职效率,陈保华每年年初都制定专门的履职计划,使闭会期间履职行为程序化,这样可以避免顾此失彼,克服随意性,保障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各项代表活动。例如,每年年初,主要是为参加全国人代会做必要的准备,而全国人代会闭幕后,及时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人代会精神并向员工汇报人代会上的履职情况;第二季度,开展代表议案、建议的选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调研活动;第三季度,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议案、建议的选题进行走访座谈;第四季度,开始撰写代表议案、建议;年末,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大会审议发言准备素材。此外,参加有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也成为陈保华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保华把提出议案、建议作为自己履职的重要方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共提了议案14件、建议20件。这些议案、建议的内容不仅涉及药品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药品质量等本行业关注的问题,还拓展到弱势群体救助、环境保护、三农问题、社会治理等领域。2017年的全国人代会,陈保华准备提交3件议案、2件建议。他说,“提议案、建议是代表履职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一直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当作履行代表职责的理想目标去追求。因此,每一个议案、建议的提出,我都会进行全面、深入地调研,从而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使提出的议案、建议具有可行性。”为了提高议案质量,陈保华摸索了一套工作流程,即选题、执法效果评估、专家求证、修改完善。按流程操作,可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他对每件议案总是反复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并且参阅大量的相关法律资料。他对议案的文字和格式要求严格,“像做产品一样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另外,凡是涉及修改法律的议案,都会附上可以相互对照的法律草案文本。

    为了能够听到原汁原味的百姓声音,陈保华特别注重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每年参加人代会之前,他都要组织有相关执法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一线执法人员对修法议案的意见;召集企业界同仁一起讨论有关经济方面立法的话题;召集由公司科技人员和职工代表参与的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几年来,这样的做法已成为一种常态。

    谈到这几年的履职体会时,陈保华深有感触地说:“不管是作为一个企业家,还是一名人大代表,目标实际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