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人大:让委员审议发言都能“说到点子上”
图为湘潭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会场。摄影/刘琳
“我向政府建议,一是扶贫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并且要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量化扶贫资金的份额;二是在扶贫政策的基础上,要重点改变农民的‘等靠要’思想,鼓励劳动致富。”
2016年9月13日,在湘潭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常委会委员彭进文对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简明扼要的建议赢得了与会人员的赞赏。列席会议的副市长陈小山在表态发言中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扶贫方式要由输血式、扶助式逐步向造血式、开发式转变。
大家对常委会委员发言的肯定与赞同,与湘潭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坚持提高常委会委员的发言水平和质量分不开。早在2011年,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就以“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为主题进行了理论研讨,如何提高常委会委员的发言水平和质量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讨内容。五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当年提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做好会前功课提供审议参考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建设10个特色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因此,市人大常委会将特色小城镇建设议题列入了2013年度工作要点。”时任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屈立里介绍说,“在调研之前我们就组织了多次相关专题学习,常委会会议上我们又邀请了住建部村镇司原司长李兵弟进行了专题辅导,还特意安排了半天时间组织常委会委员到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实地考察学习。这样一来,大家对特色小城镇建设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和感受,使审议发言质量大大提高。”
几年来,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的前提下,特别关注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此确定议题,并根据议题需要,会前组织常委会委员学习有关法规政策,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法律或专业知识专题辅导,为常委会委员在审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提供帮助。常委会会议召开前两个月,有关调查组就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并根据群众反映强烈和意见集中的问题、事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形成调查报告,供常委会委员审议时参考。
做好会中组织营造良好氛围
“常委会会议上,由主持人把握会议节奏,积极引导常委会委员开展讨论、辩论,让更多的委员有发言机会。同时,我们要求常委会委员把握好发言时间,对同一议题,原则上作一次发言,时间为5到10分钟,如果第二次发言,最多5分钟。在常委会会议上还积极推进询问常态化,要求列席会议的‘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随时回答常委会委员的询问,既活跃会议气氛,也有助于常委会委员主动提高发言水平和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新桥介绍说。
如今,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所有委员的发言都通过速录方式记录,整理后供“一府两院”参阅,同时进入常委会委员履职档案,届满后结集成册送给发言者本人。另外,为进一步端正会风,提高审议质量,还制定了《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纪律》,对会风会纪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