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创新搭建多元平台 代表工作合力向前

——天津市和平区“一家一站一网”调研纪实

文/本刊记者 王 萍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11月30日 10:32

    天津市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是天津市政治、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下辖六个街道,面积9.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40万人。

    和平区可以说是中国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一个缩影。中心城区的人大代表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如何激发基层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热情和工作活力,密切代表同选民的联系并发挥代表的专业优势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区域发展献计出力?

    826日,本刊记者走进天津市和平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接待站”,并现场体验使用“人大代表网络履职平台”。记者欣喜看到,和平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搭建“一家一站一网”等代表多元履职平台,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思路,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健全代表联系选民与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深得百姓好评。

    “一家一站”进行时:让代表成为百姓身边看得见的贴心人

    826日,记者走进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文化村社区的“人大代表接待站”,墙上醒目的人大代表社区接待站职责、人大代表公示、人大代表社区接待站组织机构、接待站工作流程等展牌抬眼可见。公示栏里,每名人大代表的照片、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一应俱全。

    南营门街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王水洲告诉记者,现在进文化村社区代表接待站定期接待选民的一共有3位区人大代表,他是其中之一。“每月固定一个时间,我和另两位刘豪、张喜英代表三人中的一位都会来社区走走,听听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帮着出主意、协调问题,为大家排忧解难。”王水洲说。如今的文化村社区每月都能见到代表,百姓对代表们很熟悉,不陌生,向代表们反映问题也很顺畅,接待站已经成为社区百姓的“服务站”、“连心桥”和“议事厅”。

    记者在接待站采访时,正好碰上从事通信工作的刘豪代表在代表接待站为社区居民作如何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的讲座。据介绍,这也属于代表进站接待选民、有效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前一段时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张喜英代表,针对老人和家长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长等问题,运用两组学生行为能力的调研结果与分析,在接待站为居民讲解如何科学教育孩子、带好下一代,受到居民群众欢迎和好评。

    “通过接待站让选区的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与特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已成为和平区在接待站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无论是防范诈骗、引导正确教育孩子,还是路灯不亮、路面不平、小区门锁坏了等,虽然都是百姓身边小事,但这些小事解决好了,最能有效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最能让选民直观感受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价值。”和平区南营门街人大工委办公室主任佟维海笑着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来到设在一家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内的南营门街“人大代表之家”。记者看到,“家”的空间虽不大,却洋溢着浓郁的代表履职氛围。不仅墙上的“人大代表之家”组织机构与分工、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代表介绍等一目了然,还有南营门街代表小组的代表们各种场景的履职图片展示。王水洲说,“人大代表之家”地址的选定是根据街道的办公条件具体而定,之后还会慢慢改善。南营门街“人大代表之家”于201510月揭牌成立,现在“家”里共有35名人大代表。

    据介绍,相对于建在社区里的接待站,和平区的代表之家是按各街人大代表组来划分的。因此,每个接待站的进站代表可能只有24个,但在代表之家开展活动的是整个街道人大代表组的全部代表。以南营门街“人大代表之家”为例,“家”成立时间虽不长,却已集中组织了几次活动,不仅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促进了代表履职、增强了代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人大代表之家”已成为代表们的学习园地、共享平台、履职加油站和助力发展的窗口。

    “代表之家和接待站的硬件可以不太‘硬’,但软件绝对不能‘软’。一名代表作用发挥得好可能是偶然的,但南营门街无论是代表之家还是接待站的代表们作用都发挥得好,肯定是有原因的。这就是家、站平台的整个链条、机制在发挥作用。”佟维海说。

    街道、社区全部建立代表之家、代表接待站

    密切联系选民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为民代言的重要基础。记者见到的文化村社区“人大代表接待站”和南营门街“人大代表之家”,正是天津市和平区63个“人大代表接待站”和6个“人大代表之家”中的鲜活实例。在天津市和平区,基层人大代表正通过“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接待站”等平台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选民、积极为民履职,展现更大作为。

    据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绍宽介绍,坚持在每年的710日开展“人大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日”活动,是和平区人大代表工作的特色和品牌。如今,和平区人大代表工作更进一步,全区6个街道均建有“人大代表之家”,所属的63个社区全面建立63个“人大代表接待站”,成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群众、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为代表联系选民提供平台,让代表联系选民日常化。全区37名市人大代表和214名区人大代表,现已全部纳入代表之家和接待站平台定期开展活动。

    据了解,和平区人大代表社区接待站,2007年始建于五大道街,随后在各街社区相继建立。201311月,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社区接待站规范化建设推动会”,交流成熟经验,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和内容。以此次会议为重要节点,和平区加快了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建设的步伐。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人大街道工委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加强人大代表社区接待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推进代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于是,“人大代表接待站”和“人大代表之家”作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在整个和平区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和平区所属的6个“人大代表之家”和63个“人大代表接待站”均已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形成了“每月有联系,每季有主题;街道工委每季、区人大每年组织集中联系”的联系活动模式,并努力打造“一街一特色,一站一亮点”的建设目标。

    代表之家:为代表加油,让百姓解渴

    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琳告诉记者,虽然都是人大代表履职和展现风采的舞台,“家”“站”两个代表活动平台的职责却各有侧重。代表之家主要以“学习、履职、联系、联谊、维权、创新”为职责,接待站则主要是为了方便代表联系选民、反映民意、依法履职搭建平台、做好服务。

    得知记者来采访“家”“站”的代表履职情况,和平区人大代表王德荣主动向记者讲起南营门街“人大代表之家”在今年4月举办的一次人大代表为中小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的座谈活动。

    王德荣说,在企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税收、劳动保障是让企业普遍感到负担较重的两个方面。活动举办时正值“营改增”政策落地,“我们请来税务局的相关负责人给企业讲解‘营改增’后,企业应该怎样降税节税,让企业感觉真的解渴、管用。”

    “活动还请劳动保障局的负责人来现场解答政策。我们代表也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根据我们的经验,提供一些咨询性具体建议。”王德荣在人大代表身份之外,还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他对活动的举办深有感触,认为“活动效果非常好,对企业帮助很大”。

    “活动现场有十几位区人大代表、十几位中小微企业负责人。为突出活动实效,还请来了辖区劳动保障、税务、金融、市场监管等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代表们和部门负责人回答企业负责人的提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活动后留下联系方式,继续对接提供支持,使中小微企业参会人员受益匪浅。”作为这次活动的具体策划和组织者,佟维海告诉记者,这种面对面的活动不是一个秀,而是真正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辖区企业的“促惠上”发展作贡献。

    “把代表之家建得更有‘家’的味儿!”和平区新兴街人大工委办公室主任曹钢这样形容新兴街“人大代表之家”的特色。

    曹钢说,“人大代表之家”建立的宗旨,就是为了让代表们沟通了解、增进友谊、交流体会,从而更好推进代表履职。每次新兴街“人大代表之家”举办的主题活动,都指派一位代表来做轮值的“家长”,由这位代表来定活动的主题,并具体组织代表参加。“这样让‘家’更像家了,代表们在‘家’里交流工作和履职心得,让‘家’真正成为了代表履职的加油站。代表们提建议也形成合力,不仅联名提出建议,而且建议针对性也更强、质量更高了。”

    代表接待站:既解决群众身边事,又推动政府高效工作

    采访中,和平区多个社区的居民也纷纷向记者说起代表接待站的好。

    在南营门街竞业里社区的代表接待站,蒋宏建代表帮助从农村嫁到城市的困难居民顺利办理城市户口;为马航失联客机遇难者家属、为社区居民理财受骗维权等各方面持续提供法律援助;为鹤寿养老院无偿打赢诉讼官司,避免几万元损失。

    在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的代表接待站,王金荣代表通过丰富楼门文化、建立社区小法庭、成立社区帮帮堂等实实在在的为民举措,不仅让接待站的活动不断推陈出新,而且让社区百姓受益。

    在劝业场街新津社区的代表接待站,周运琴代表为社区居民的老旧住房整修改善积极建言,并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在新兴街西康路社区的代表接待站,姚海英代表坚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盲人讲解电影,用声音为残疾人朋友带去欢乐。

    “走进代表接待站,老百姓不看你说什么,就看你做什么。瞧这一件件,都是咱们的代表为民办实事、落地有回声呢!”“把百姓牵挂的烦心事和难题解决了,接待站在街坊邻居间也就有口碑了。”佟维海、曹钢不约而同地这样表达。

    这么多贴心为民的履职故事在社区代表接待站真实发生,让代表接待站慢慢走进了百姓心里,也让记者深切感受到和平区63个代表接待站的生命力。除了记者眼见为实的场所、代表公示、活动记录等规范化建设作为保障,关键还在于有一批爱社区、愿为社区百姓所思所想所盼建言献策、解决问题的代表。

    已经连任两届区人大代表的王德荣便是这样一位代表。推动多年脏乱差的绵阳道地区整体改造,显著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到相关部门协调,让基层文化器材及时到位……多年来,他捧上自己的一颗真心,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说起代表接待站,王德荣有很多感触。

    在王德荣看来,以前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是不定期的,也没有固定的地方。现在在社区建立和完善代表接待站后,不仅能帮助百姓解决身边的问题,还能够有效拓展代表了解社情民意、依法监督“一府两院”的基层渠道,从而推动和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向高效、优质化发展。“今后代表接待站这两方面作用都将充分显现出来。”

    为何说得这样有底气?王德荣举了个例子。近年来,天津市创新思路,推行了一系列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将行政执法重心下沉到街道,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模式。

    如今,这支队伍的管理效果如何?今年,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对此及时开展监督,对和平区6个街道和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执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于91日召开专题询问会议。

    “在和平区开展集中综合执法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餐饮企业油烟污染治理问题上,街道和环保部门如何配合?”“目前,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是什么状态,需要如何改进?”作为专题调研组成员,王德荣充分利用代表接待站这一平台,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政府这一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接待站充分发挥出的搜集民情民意的作用与功能,让王德荣非常看重,他认为这对于专题询问“问”出对策与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及时了解百姓对各项改革与政策调整的反应,人大才能正确跟进监督,推进政府改进工作。”

    代表网络履职平台:搭建学习平台,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和平区代表工作不仅有“家”“站”的亮点,还有区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三个互联网信息平台——人大代表履职公共邮箱、人大代表履职短信群发平台、人大代表履职社区信息终端在为服务代表履职做支撑。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将它们统称为“代表网络履职平台”。

    和平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这些人大代表网络履职平台,定时向代表传送学习资料,展示代表履职成果、经验和事迹。公共邮箱和短信群发平台主要面向全体代表,“人大代表履职社区信息终端”主要面向社会宣传代表工作成果,推出后受到代表和百姓的热烈好评。据统计,这些平台已累计为九万多人次发送短信556多条,平均两天就与代表联系一次。

    代表为百姓办实事怎么“办”?金旭代表告诉记者,“人大代表应该怎么履职,平台上的资料很丰富很完整,平台让代表履职更专业了。”

    王德荣的一番话道出代表们对网络履职平台的推崇,“社区里的大爷大娘有事情找我反映,我按照什么规矩去解决?咱人大推出的平台告诉我人大代表应该怎么履职、怎样行使权力。邮箱里的内容很丰富、很完整,短信也会及时提醒我查看邮件更新的信息内容,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称职代表。”

    代表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家”让代表联系选民凝聚力更强、发挥作用更大,“站”让代表联系选民更经常、更畅通,网络履职平台让代表履职更便捷、更专业。“一家一站一网”建设为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开辟了新的途径。

    正是“一家一站一网”和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多年推行的代表述职、代表履职风采录和代表履职影像资料等服务保障和机制建设一起形成合力,和平区人大常委会的代表工作才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现在,为了让“一家一站一网”永葆生命力,和平区人大常委会依然在探索。

    冯绍宽认为,代表工作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在成果上下功夫,让老百姓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代表作用。接下来,要通过“一家一站一网”规范化建设,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调动代表的履职积极性,推动代表联系选民常态化,也要加强对代表的监督,通过向选民述职等形式,增强代表的责任与担当。要通过“一家一站一网”以及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日、代表述职、代表履职风采录和代表履职影像资料等立体的服务保障和机制建设,让代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