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推进“智慧养老”工作探索中国养老新途径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8月22日 08:47

    “智慧养老”作为现代科技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的现代养老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可行性,代表了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也是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出路。目前我国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大体分为“智慧化养生养老园区”“智慧化老年宜居社区”“智慧化老龄服务机构”三类,包括建筑设施智慧化、物业管理智慧化、健康管理智慧化、生活服务智慧化、老年护理智慧化、文化服务智慧化等六大内容。

    “智慧养老”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难题,可以较大地节省人力成本,尤其对于居家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也更为方便,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重视发展“智慧养老”日趋必要。

    目前,我国“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定位不清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终端设备技术滞后、服务质量亟须提高等问题。为此,“智慧养老”除了要在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统筹规划、设立准入门槛、加快搭建平台、整合提升服务资源等方面下大气力开展工作以外,还应对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视: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政府要在“智慧养老”服务用地、设施、养老服务人才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从事“智慧养老”服务业,使“智慧养老”在政策引导下,逐步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群体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产业化规模。

    其次,要加强医养结合政策的落实。201511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议以医养结合政策落实为契机,重视试点推广,加强医养结合在“智慧养老”中的具体实施,采用医疗机构与社区合作、医疗机构义务支援、居家医养护延伸等方式,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形式,将医疗、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延伸到家庭。规范医疗护理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医疗服务价格,并积极纳入医保支出范畴,切实解决目前“智慧养老”在服务内容上的瓶颈问题。

    再次,要建立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科技手段,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机构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健康管理”为基本服务内容,介入各种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并整合老年人安全、健康相关信息,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连接起来,建立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文/全国人大代表 车晓端)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