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海宁:盯紧“钱袋子”办好“民生事”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7月12日 08:47

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中,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辉带队重点对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新一届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之后,扎实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加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监督、着力增强履职能力……一个个关键词成为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敢于担当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清晰注脚。

借助外脑,精准监督财政专项资金

    人大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监督,是一件专业性要求高、技术性要求强的“活儿”,人大自身的专业性和各种数据的积累与掌握是不足的。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吸收财政、审计方面的专业力量加入人大常委会的调查组,采取财政绩效评价、审计的手段,重点调取各职能部门数据库中关联数据作分析比对,加强勾稽关系的检查验证,从源头发现问题,倒查政府的这些专项资金“花得值不值”“花得合法不合法”,为精准监督提供监督点位。

    自2012年以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委托财政部门对全市重点民生支出或政府实事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至今已开展了9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财政资金3.3亿元,提出问题和建议20多项,已落实整改18项。持续四年的财政绩效监督,不仅推动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也推动了财政绩效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海宁市的财政绩效管理已由开始的单一项目绩效评价环节延伸到覆盖单位整体及项目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各个环节。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深化,如今已初步形成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全市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同时,每年还重点选取12项关乎社会民生、颇受代表关注的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开展委托审计监督,了解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及部门及时堵塞漏洞、杜绝浪费、补齐短板,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例如,低保金是保障城乡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条件的最后一根稻草。2014年,海宁市在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27494918人,财政预算安排城乡低保补助专项资金2574万元。如何维护该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低保直补资金逐人落实?2015年,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把2014年全市低保补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年度专项审计监督范畴。在这次颇具难度的调查中,由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审计部门联合成立的调查小组,走访了大量群众,翻阅了相关资料。

    “人大在专项资金监督中引入财政、审计的专业力量,可谓‘强强联手’,其效果要好于各自为战,而且,到现场用数据说话其实更能确切地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和建议的广泛性。在这样的监督过程中,相关部门已经对发现的一些能及时改正的问题着手整改,而对于一些政策、制度、体制方面存在的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们人大将督促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进一步高度重视,保证每一个问题整改到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煜威如是说。

告别“猜谜式”报告,讲求问题“到位率”

    审计报告搞“猜谜”一直是个较难回避的问题。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此提出了要求:要确保“问题到位率”,审计报告不要让常委会组成人员“猜谜”,对审计发现问题的主管责任单位,要改变原来笼统点名或少点名的写法,不仅在审计报告中要一一点名,而且对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涉及金额、整改落实进度等也要一对一点到位、点清楚。

    目前,海宁市政府每年提交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报告分财政管理、债务管理、政府投资项目、部门预算执行、国资管理及运行、镇街道财政财务收支、政策措施跟踪落实和重点民生资金等八个方面的审计情况,另附全口径资金收支总表、全口径资金支出分类情况表、全口径资金结余情况表、政府性债务情况表,详细列明了审计的情况及相关数据,并一一指出了问题,实事求是、毫不避讳,对涉及部门和单位违纪违规的一律点名,整个报告中没有“少数部门”“个别单位”等模糊称谓。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市政府按人大要求,在当年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报告中,对7月审计报告中点到的问题逐一分已整改、正在整改、尚未整改三种情况,分别列清进度,对于正在整改、尚未整改的还要求列入次年监督内容,在次年审计整改报告中单独报告,仍未整改到位的,结转滚入下一年监督,如此每年滚动报告、滚动监督直至整改完毕。在总体报告整改情况的同时,还指定23个审计报告点名的责任部门和单位分别报告问题整改结果。

    “今年的审计报告比去年更给力,问题点得准、点得狠,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到经过人大每年的‘三审’跟踪,政府在公共财政管理方面的问题明显减少,举一反三有效果!”2015730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所谓“三审”跟踪,是常委会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时,从内容上提出的要求,即“一审”违规个例,并延伸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审”共性不足,要求政府责成被审计对象和相关主管部门抓紧整改,并点名问题责任单位报告整改情况;“三审”屡查屡犯,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同一或类似问题在不同部门、单位反复出现的,举一反三“堵”反复。

    “这样的‘体检’,政府很需要!”正如海宁市市长戴锋所说,按照人大的“三审”要求,市政府一对一采取措施逐项落实,追究相应责任,并进一步对全市的审计对象进行全面梳理,建立“统一规划、分类审计、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的全覆盖审计机制,实现审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代表建议,政府“一把手”亲自办

    2014年,中共浙江省委出台意见,明确规定:“一府两院”要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单位“一把手”责任制,并把建议办理情况纳入承办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在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2015年,海宁市市长在总抓、负总责的基础上,确定一件重点代表建议作为主抓领办项目,负责具体办理落实工作。从市长到各部门的局长,政府各职能部门“一把手”把办理代表建议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工作。

    在海宁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朱兴初等11位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大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创业园的议案”。会后,该建议交办市政府。市长戴锋主动请缨,亲自领办,赴斜桥镇与其中的5位代表座谈,对反映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该市“创业创新中心”建设步入快车道。去年全年,有10个开工建设,5个主体结顶,共新增标准厂房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截至今年5月,共有11个开工建设,6个主体已结顶,共新增标准厂房建筑面积38.53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再新增“创业创新中心”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

    “短短一年时间,‘创业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对于代表建议的办理非常重视,落实有力。”朱兴初说,这也说明了政府与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是一致的、方向是一致的,代表们不管是对答复还是对办理结果都非常满意。

    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多名代表还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拓宽市民卡功能的建议”“关于扩大市民卡使用范围的建议”等。由于市民卡功能的拓展是一项牵涉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因此从一开始,海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一鸣就明确由自己领办3个有关市民卡的建议。

    从3月到5月,王一鸣先后带队走访了法院、公安、财政、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反复进行协商沟通。不仅与10家银行合作,允许市民卡联机账户与银行卡绑定,通过联机账户与银行绑定账户信息的推送,实现社会保障各类待遇国库集中支付,方便群众,并且成功地让市民卡变成了诚信卡,通过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市民卡诚信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建立基于市民卡的个人诚信体系。

    (文/本刊记者 特约记者 王晓圆 张正阳)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