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交城人大:勿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搁置荒废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6月22日 09:21

    今年4月,交城县人大常委会对去年作出的两个决定《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关于设立交城县“爱国卫生运动日”的决定》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游万强汇报了教师补充管理长效机制的落实情况,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忠毅汇报了“爱国卫生运动日”的落实情况。

不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搁置荒废,是近年来交城县人大关注的重点之一。2015年12月4日,在交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县教育局局长梁亚民受县政府委托作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管理长效机制的报告》。

在审议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海发言说:“全县共有在职教师3369名,近年来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教师正常退休,这些缺额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将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过去,我们的教师补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在启动机制方面,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每年招不招聘,什么时间招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在运行机制方面,教育、人社、编办等部门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教育部门需要什么类型的教师人事部门不清楚,教师编制在各学校间如何调配教育部门不作主;在流转机制方面,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不够公开透明,影响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建立长效机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刘文海主任的审议发言立即引起全体与会人员的共鸣。赵东茂委员说:“我作为交城二中的校长,在这个问题上感受最深。我们学校一个年级14个班,每个年级每学科配备7名教师。去年高二年级的一名物理教师退休、两名教师请产假,因为得不到及时补充更新,出现了‘教师荒’,建立此项机制迫在眉睫。”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孝文说:“为提高长效机制的可操作性,县政府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牵头,按照9月1日新教师上岗的要求倒排日期,明确调查摸底、制订方案、报名考试、岗前分配等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根据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和列席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修改完善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管理长效机制的决定(草案)》,并获得与会组成人员的全票通过。

2015年,中共交城县委、交城县政府决定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的“三城同创”行动。但乱摆摊点、乱贴广告、乱扔垃圾的情况时有反弹,成为环境卫生难以根治的顽疾。2015年7月29日,在交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县政府提出了《关于设立交城县“爱国卫生运动日”的议案》。

“这件议案好是好,但我最担心的是县政府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如果今年制定明年就不执行,或是‘三城同创’行动结束后就不再执行,我看还不如不作决定。”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耿利虎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作出决定政府落实不力,县人大常委会可以启动询问、质询乃至撤职案等监督程序;但如果作出决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就必须发挥示范带头和桥梁纽带作用,让爱护环境卫生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刘文海主任表示。

“我保证自己身体力行,并做好所联系人大代表的工作,带头执行常委会会议作出的决定”,参会的组成人员异口同声作出了表态。最终,县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交城县“爱国卫生运动日”的决定》,将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设立为“爱国卫生运动日”。

这是交城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改进重大事项决定工作的缩影。近年来,交城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为县委决策部署落实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统一意志、凝聚力量。2012年2月,交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五五”普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作出了《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决议》,推动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2012年8月,交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旅游产业发展蓝图。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3月,交城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交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对重大事项的认定标准、决定权限、工作程序进行了规范,特别明确财政投资或贷款建设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报县人大常委会决定。

县人大常委会今年4月在对去年作出的两个决定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时发现,“人人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交城”的长效工作机制已经形成。“过去,搞环境卫生整治常是一阵风,抓得紧时好点,抓得松了照旧,反复几次群众就没有了信心。设立‘爱国卫生运动日’时,我和周边的商户也不相信能坚持多久,后来看到县政府和人大代表们做到了持之以恒,我们也就主动参与了进来。”一位城区的商户对参加跟踪监督的人大代表这样说。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