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的民主细节
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的齐鲁大地,蕴藏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时期,中国人大杂志“百县百乡行”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山东,实地触摸基层民主法治的清晰脉动,亲身感受基层人大焕发的时代活力。
在微山县,“湖上代表之家”成为流动的民意收集箱;在费县,手机APP“履职神器”的运用,使县乡人大代表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在青州市,随着人大规范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镇街区人大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定陶区,人大监督员制度的实践探索,填补了街道人大监督的“空档”和“盲区”;在东明县,帮扶活动成为人大代表实现价值的重要平台,代表帮扶铺就了百姓的幸福路;在淄川区,基层人大牢牢抓住代表工作这个“牛鼻子”,不断寻找破解基层人大工作难题的“金钥匙”;在周村区,“双联”活动联出了民心、民意,联出了和谐、稳定,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禹城市,通过健全制度机制,为乡镇开好人代会打造了一个精准“模板”。
见微知著、庖丁解牛。采访组历经5天,行程近千公里,走进了山东省六市的八个区县数十个乡镇街道,与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亲密接触,了解到基层民主法治工作的细节,感受到基层民主法治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文/本刊记者 张宝山 张维炜 于浩)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