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昆仑镇:人大代表是“娘家人”

文/王光辉 鲍映辉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6月03日 09:02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面积99.8平方公里,辖49个村居,户籍人口9.3万,现有市人大代表7名,区人大代表30名,镇人大代表97名。这些人大代表,如何开展“双联”活动?他们又有着怎样的问题和思考?

    “昆仑中心小学校舍陈旧,满足不了教育教学要求,这个问题怎样得到最快解决?”2014115日,昆仑镇奎三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孙启锋等十名人大代表公开接待群众时,选民们“趁机”反映问题。

    参加接待的人大代表发挥专业专家专长优势,立即分头了解情况,集体会商研究,一份涵盖“问题、建议、对策和方案”的“关于加快昆仑镇中心小学建设的建议”通过镇人大转交镇政府办理。总投资1000万元,容纳15个教学班,拥有实验室、阶梯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设施的教学楼已经竣工,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学生将走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孙启锋坦言,“双联”活动开展前,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一年开一次会,吃吃饭,举举手,平时基本不履职。“双联”活动开展以来,全镇人大代表在六个民情联络点,每季度公开接待一次群众,镇人大统一组织,提前三天公示,方便群众参与。截至目前,接待群众500多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200多件,提出建议和意见20多条,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有困难,找人大。”选民们直言,以前不太熟悉的人大代表,现在是自己的“娘家人”“代言人”。

    初夏的孝妇河,流水潺潺,杨柳垂岸。昆仑镇大昆仑村的70岁老人吴奎来约好和众多老伙伴一起,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到孝妇河边的文化广场健身。吴奎来老人介绍,孝妇河是昆仑的母亲河,前几年,河水脏,味难闻,环境不好,多亏人大代表提建议,进行绿化和升级改造,建起文化广场,附近村庄的老年人都赶到这里锻炼身体。

    这缘于张兆宏、孙启峰、张海争等十七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不懈地跟踪监督代表建议的办理。2014年,代表们围绕孝妇河治理这一议题公开接待群众,提出了“关于孝妇河昆仑段升级改造的建议”。通过镇政府与淄川区水务、建设、园林、设计等部门协同办理,一条以孝妇河为中心的景观长廊建成,选民纷纷点赞。2015年,孙启锋等代表将综合治理孝妇河的建议提交到淄川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被区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建议交办后,孝妇河综合整治在全区范围内展开,柳泉湿地、赵瓦湿地沿河建起,河道环境明显改善。2016年,市人大代表张兆宏等在跨区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孝妇河全流域治理的建议提交到淄博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被市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并引起市委、市政府关注,将孝妇河全流域治理列为生态淄博建设的重点工程,拟投资7亿元进行综合整治。

人大代表在昆仑镇民情联络站接访群众。(作者供图)

    昆仑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翟纯乾介绍,围绕代表建议办理,镇人大定期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跟踪监督,推进问题解决,是昆仑镇人大的有效做法。代表建议,能惠泽全镇百姓,引起市区关注,既得益于代表所提建议真正反映了民心,也得益于对代表建议办理坚持不懈地跟踪问效监督。

    “我带来两个建议,一个是昆仑陶瓷风情小镇应融入更多文化元素的建议,一个是在有条件的村居建立家长学校的建议。我们研究一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是区人大代表李玉兰316日到民情联络站值班时,与区人大挂包人员、镇人大主席一起研究讨论的话题。

    昆仑镇人大副主席王立尧介绍,昆仑镇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建立两年来,不断拓展服务代表和群众的功能,走过了三个标志性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镇人大组织代表每周一、三、五公开接待群众,群众反映的大都是赡养、继承和邻里纠纷等问题,很多不属代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但代表都能从政策角度予以解答。二是互动研讨阶段。参加接待的人大代表、区人大挂包领导、镇人大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互动,从群众反映的个案问题入手,形成代表意见和建议,转交政府办理。三是拓展提升阶段。代表聚焦人大职能作用发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符合人大工作实际、聚焦昆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建立两年来的探索实践,促使代表履职走上了依法、规范、务实的轨道。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