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责任是最强大的力量

——记全国人大代表王玉芝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6月03日 09:09

    王玉芝,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从事建筑设计事业40多年,是吉林省第一批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勘察设计院院长,获得国务院特殊岗位津贴,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住建系统劳动模范,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她是“CCDI杯首届全国勘察设计·最美·女设计师”获奖者,是产值上亿元企业的当家人。

    在地震灾区重新崛起的建筑上,倾注着她对受灾群众的人间大爱。

    在为社会发展提出的建议上,凝聚着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家国情怀。

    5月初,四平的天气仍然令人感到丝丝凉意。虽然是个星期六,但王玉芝照例处于工作模式。从现场会匆匆赶来,我们的话题一路说开去,从临危受命征战市场,到汶川地震灾后援建,再到代表履职。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生,精彩之处足以令人唏嘘感叹。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

    1997年,缘于一封“状告”信,王玉芝进入四平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的备选名单。

    当时,设计院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连年亏损,濒临破产。账面上一分钱也没有,职工工资发不出来,欠下几百万元的债务。建筑设计质量纠纷不断,设计费大都成了呆死账,经营者四处躲债。院里人心涣散,有能力和门路的人纷纷各寻出路,一百多人的设计院只剩下二三十人,大伙儿自嘲“孔雀东南飞,留下一窝老家贼”,招不来活儿,有活儿也干不好。院里的桌椅板凳都被卖光了,只剩下个台球案子,办公楼四处漏雨,上厕所都得打伞。留守人员唯一的工作就是打扑克,打麻将。

    这样一个烂摊子有谁敢接?

    整整20天,王玉芝思考再三,面对组织的信任,大伙儿的期盼,她决定放弃外地高薪聘请,担起这个责任,放手一搏。

    然而,接踵而来的困难还是出乎了她的预料。

    19971220日,王玉芝走马上任,担任四平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没有欢迎会,迎接她的是法院发来的多张传票。没钱请律师,自己也不了解法律,王玉芝一下子就懵了。过度的劳累让才上任7天的王玉芝昏倒在了电梯里。

    压力没有让王玉芝退缩,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一个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使设计院从恶性循环中起死回生的对策逐渐在她脑中清晰起来。

    借钱发工资。在动员会上,王玉芝郑重承诺:“大家的处境我能理解,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想改变现状,依靠的是我们自己。别的我不敢保证,在我任职期间,就是卖血,也保证再不拖欠职工的工资,过去拖欠的工资争取一年内补齐。”

    清收欠款,筹集生产经营启动资金。腊月二十九,王玉芝还在为单位讨债四处奔波。一次,在从省城回来的高速公路上,雪大路滑险些出了车祸。一位当律师的老朋友被她的执着精神感动,主动提出免费甚至垫付诉讼费,代理设计院打官司。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间共清回欠款500多万元,还清了历史债务,启动了生产经营。

    请回员工,留住人才。“三顾茅庐”请回多名被外地公司“挖走”的专业人才,三位已在新加坡公司工作的高级工程师,硬是被王玉芝苦口婆心地劝说回来。几个月内,170多名职工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她还大胆地对设计院分配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对三个设计室和两个分公司实行零工资制度,直接与效益挂钩,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沉疴猛药,几招下去,设计院逐步焕发生机。这时,王玉芝又在考虑更大的发展了。

    2005年,王玉芝审时度势,抓住国家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台一系列支持国企改革政策的难得机遇,顶住重重压力,率先在四平市事业单位中进行了改企转制,员工通过集资入股和债权转股权,成为设计院的真正主人,实现了经营体制的深刻变革。

    20年来,王玉芝不断寻找着不同高度的机遇点,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公司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几年翻一番,年产值从几十万元增长到上亿元。职工工资从几百元增长到几千元,企业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职工。一个濒临倒闭的设计院发展成为人才济济、设备精良、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拥有15个国家注册经营资源,经营领域拓展到全国。

    深入险地完成援建项目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王玉芝率领她的团队承接了吉林省对口援建四川省黑水县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管理任务。

    黑水县位于高山峡谷中,平均海拔3544,地震过后,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公司先后派出土建、电气、暖通等专家20余人分批次进驻黑水,王玉芝亲自带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建筑材料运输十分艰难,一砖一瓦都要翻山越岭从成都运到施工现场,建一座楼房等于从成都搬到黑水。

    水土不服,高原反应,使许多人胸闷气短,流鼻血,血压升高。由于吃不惯辛辣食物,嗓子嘶哑,肠胃疼痛,有的甚至高烧不退。王玉芝打着吊瓶、吸着氧气,带领大家坚持工作,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黑水县雁江中学、福利院、县医院、高级中学等项目拔地而起,交付使用,王玉芝的团队提前完成了援建任务。王玉芝及其团队被当地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四平市建筑设计院也被吉林省评为“支援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单位”。

    之后,王玉芝又带领团队承担了援建西藏的任务。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西藏萨嘎县政府办公楼、日喀则消防队办公楼、艾马岗饲草基地等援藏项目。

    从黑水县回来后,王玉芝得了夜盲症,胰腺炎频频发作,有的员工还患了嗜睡症。晒黑了,累瘦了,但是经历了从肉体到灵魂的全面考验,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王玉芝带出了一个能打硬仗、会打硬仗的过硬团队。

    代表身份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2008年,王玉芝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再次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更多的是一份责任。”王玉芝把人大代表履职的目标定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善民生上。

    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40年的建筑设计从业经历让王玉芝养成了严谨求实的作风,20年的创业历练则赋予了她开阔的眼界、百折不挠的“犟”劲儿。成为一名让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这些特质,更是不可或缺。

    当了9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玉芝单独提出和联名提出的议案、建议算起来有几百份,是吉林代表团的建议大户。这些议案、建议涉及教育、医疗、农业、科技、金融等各个方面。

    充电学习,再忙王玉芝也不忘提升自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法律法规、国家大政方针、前沿科技,都是她的涉猎范围。通过再进修,王玉芝获得了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和建筑美学研究生学历,目前又在进修国学课程。王玉芝说,脑袋空空、闭门造车都提不出高质量的建议。为此,她练就了调查研究的真功夫。

王玉芝代表(右一)现场指导黑水县援建项目。

“管廊建设”现场会(本文图片由王玉芝提供)

    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王玉芝深入县()()村屯,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等问题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保护和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建议”“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地助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援建工作中,王玉芝实地考察了黑水县灾后重建异地集中安置和水电开发失地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为解决当地灾后失地农民的生活困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解决灾后重建异地集中安置和水电开发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的建议”。建议内容包括对失地农民给予扶持,根据退耕还林政策将耕作半径超过5公里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将四川省阿坝州所有重灾县失地农民纳入养老金保险范围,将失地农民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失业保险金管理;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加快研究制定水电移民长效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她的建议获得了满意的答复,为当地争取到了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和政策。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王玉芝特别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提建议,为国家长远利益出谋化策。

    20163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这让王玉芝非常兴奋,因为她早已开始行动了。今年大会,她提交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51月,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此后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并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尚属新兴事物,相关政策和法律还不够完善,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和人民群众认知不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政策缺失和准确定义问题。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方财政缺口补贴也逐年增加。此外,污水管线入廊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公益事业,其建设、维护费用均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小型及经济欠发达城市很难承受这样的财政压力。融资难、收费难、入廊难等问题普遍存在。

    王玉芝建议:1.中央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资金补贴力度,出台一些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以实际考核结果鼓励多干多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各种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在财税上、贷款利率上给予试点省适当补贴,为管廊长期有序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2.地下综合管廊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配套设施和重要支撑,应尽快出台具有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设计标准和具体指导意见。3.全国人大常委会要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研、立法。4.由住建部牵头,协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为地下综合管廊办理产权证,有效盘活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运用PPP工程项目和SPV公司运行,减少地方政府财政补贴,让市场要素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中,经过激烈角逐,四平市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进入试点城市行列。四平市人民政府发来致谢信,感谢嘉源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杰出贡献。

    王玉芝表示,今年要把地下管廊建设作为重头戏,加快推进。

    王玉芝的履职成绩获得了各方肯定,2014年,她成为陈昌智副委员长直接联络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很高兴能有这样直接的渠道,“我想把身边发生的事、百姓的事真正反映给党中央,反映给决策者,加强顶层设计,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在与王玉芝的对话中,最强烈的感受是她的责任感,从对职工的责任,对商业伙伴的责任,对家乡的责任,到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这也让她个人的价值在责任担当中演绎得精彩极致。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责任担当的想法,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文/本刊记者 彭东昱)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