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人大:让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在宜丰县采访时,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宜丰县百姓由衷感到骄傲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在这里,森林中氧离子含量高得让人心醉,如果行走在竹林,远处传来清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人们会感觉鼻肺清澈,流连忘返。在宜丰县县委副书记谢密蜂看来,“宜丰有现在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人大功不可没。”
天然阔叶林在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是一般林木难以比拟的。在宜丰,成片成片的天然阔叶林无疑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然而,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保护好一片天然阔叶林要比砍掉它们难上千倍!”宜丰县人大常委会用两个决议和连续9年的持续跟踪监督为这片天然阔叶林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2006年,宜丰县人代会作出了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的决定,并逐年减少其他林木采伐指标,指标由“十一五”期间每年10.3万立方米,减至每年5万立方米以内。2007年至今,宜丰县人大常委会对天然阔叶林保护工作进行持续跟踪监督,根据调查结果,县人代会再次作出《关于保护天然阔叶林资源若干规定》的决议。在县人大的推动下,县委对此项生态保护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实施了一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健全了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县人大的决议还促使县政府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在生态建设方面,如何保持宜丰河的纯净也是宜丰县人大关注的焦点。“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曾是宜丰河两岸的真实写照。“百姓可以不天天吃肉,但不能一天不喝水。”接到群众反映的饮用水源污染问题后,宜丰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到宜丰河周边进行调研,并通过专题询问、跟踪整改、督查问效等方式,推动并督促县政府开展“清澈河流工程”专项整治。经过整治后,宜丰县又恢复了之前“清水绕城潺潺流、人水和谐共欢乐”的优美画卷。
山青水美的宜丰县并没有因为保护环境而阻碍经济前进的步伐,相反,健康纯净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的百姓有了更多的致富道路。宜丰县桥西乡嘉宜生态农场的创建者冯寅强是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的带头人。凭借生态产业,冯寅强一年有近百万元收入。在他看来,“不砍树,同样能致富。”此外,百岁山、加多宝、天喔集团、圆通生态游等对环境要求极高的项目更是纷至沓来,为宜丰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张美荣高兴地告诉记者:“从表面上看我们仅仅是保护了环境,但背后的产业发展是可持续的,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