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代表网络工作室:第一时间传递民情诉求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1月11日 08:40

    “文代表你好,请问你今天在村里吗?”20159月的一天,湘东区人大代表、荷尧镇大义村党支部书记文培清接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文发萍的来电,邀请他参与区人大、区水务局前往杨家冲水库的实地调研。这令他既意外又十分高兴。

    在此前几天,荷尧镇大义村的几位村民找到文培清,反映杨家冲水库渠道失修、排水不畅,希望他能向上级呼吁修缮水库渠道。“镇里没有这项资金来源,须得区一级才有能力解决此事。”文培清自忖一番后,本打算按常规程序写一份代表建议,后又想起区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人大代表QQ群,何不试试在群里说道说道?于是,他上网留言:“杨家冲水库年久失修,渠道不畅,影响了农田的基本灌溉,请上级部门给予关注。”

    “没想到,刚把情况传到区人大,这么快就有反应了!”文培清真切地感受到网络信息技术给人大工作带来的便捷。当天现场勘察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当场承诺一定在三个月内完成修缮事宜,保证农田的基本灌溉,排除渠道不畅给群众生活造成的安全隐患。当地乡亲们听闻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赞不绝口,这让文培清感到十分自豪。201511月底,杨家冲水库渠道全部修缮完好,共投入资金近10万元。

    快速、及时地反映社情民意,这是人大代表网络工作室的最大优势。为密切同人大代表联系和传递群众呼声,2013年,湘东区人大常委会率先在江西省各县区创新建立了人大代表网络工作室,即以乡镇街为单位建立一个“人大代表网络工作室”。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短信、邮箱、QQ群和常委会官方微博四大网络平台,发布工作动态及有关信息情况,收集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及诉求。人大代表可通过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反映选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区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将每月收集到的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并将办理情况在网络平台上答复代表或群众,从而实现基层人大代表、群众与区人大常委会的直接“对话”。自代表网络工作室建立及网络平台开通以来,共发布各类信息110余条,收集意见、建议及群众诉求70余条,已协调解决66个具体问题。

    (本刊记者 李小健)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