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人大:代表视察真“视”敢“察”出实效
在2014年的全县行风政风评议中,六安市寿县电信分公司获得好评,这得益于六安市寿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视察监督的方式方法,改变以往视察视而不察、走马观花的做法,加大监督力度,有力推动了部门工作和问题整改落实。
2013年,在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参加的全县行风政风评议中,寿县电信分公司得分位列倒数第一。
为何通讯日益发达、群众却不满意?怎样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寿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探根寻源,对其进行视察。为避免仓促上阵,确保视察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县人大常委会在前期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深入城乡,进社区、访用户,调阅原始收费票据,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并书面征求纠风办、物价局、消费者协会等单位意见,广泛听取对供电部门的反映,了解到大量第一手鲜活资料。
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固定电话线路老化、通话易掉线,基层服务网点少、维修不及时,套餐资费过于复杂、捆绑消费业务不透明且难更改,少数营销人员夸大宣传忽悠人等方面。寿春镇民主社区的电信用户在座谈会上,讲到商业营销短信和电话诈骗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骚扰时,掩饰不住愤慨,用了“铺天盖地、花样翻新、防不胜防”等词汇,表达出极度不满之情。
揣着沉甸甸的民意,寿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视察组于5月来到县电信分公司,看现场、听汇报,然后坐下来交流视察意见。
与以往锦上添花式的视察不同,这次在反馈视察意见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由于准备充分,发言人个个成竹在胸。
齐庆康委员在回顾了电信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形势后,他摘下眼镜,直视电信分公司一班人,语重心长地指出:作为老牌的国有企业,电信部门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强化危机意识,只有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方能换回民心。
话音未落,祝锦玉委员坦诚直言:收费不公示,套餐有猫腻,用户意见大!要求按月短信发送资费账单,公开透明收费。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时,电信分公司的负责人准备去拿话筒,似乎想作一些解释说明。但是被主持会议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文政制止了,并且告诉他,等视察组成员发言结束后,再作表态发言,到时候有话一块说。
随后,王安华委员用调研得来的数字说话:“由于乡镇固定电话维修不及时,短短三年时间,双庙集镇的固话用户由原来的5000部减少到2500部;县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仅2011年-2012年两年间,全县就受理电信投诉41件,这都足以说明在服务、管理,包括投入等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损害了行业形象,降低了公众的信任度。”
张玉磊委员毫不留情地“炮轰”电信收费高,乡镇视频会议一年两三次,收费高达7000元;上网流量不提示,无法让人民群众明白消费、放心消费。用户对缴费和扣费不放心、不安心,明确表示对电信服务不满意。
会上,其他视察组成员还就企业管理松散、人员培训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业务人员能力不足、服务不优等,提出意见和整改建议。
电信分公司的主要领导在听了视察组成员发言后表示,县人大常委会视察为电信工作提了醒、把了脉、开了方,是真正的关心和帮助。今后将会从思想上找原因、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找差距,认真进行整改。
视察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对视察意见进行了梳理归纳,并行文报告县委,同时书面送达县电信分公司。为增强视察刚性,还将视察意见抄送其上级公司——六安市电信公司。
市电信公司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意见,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入手,及时调整了寿县电信分公司的领导层,将其主要领导和一名分管负责人调离了寿县。
寿县电信分公司新班子组建后,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照视察意见,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快农村电信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完善服务流程,落实便民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电信工作的满意度。
当年9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跟踪听取县电信分公司整改情况的报告,对其整改工作表示基本认可。在2014年开展的行风评议中,寿县电信分公司终于跳出后进。
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文政表示:县人大常委会是民意机关,人民有所需,人大理应有所为。人大视察既不能光为部门唱赞歌,也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坐在屋里听”,要“带着问题来、揣着思考问”,最后的落脚点是实现“带着成果走”,将“视、察、改”紧密结合,通过视察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让百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