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到合肥考察 作客庐州讲坛
合肥日报讯 11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来肥考察,并作客庐州讲坛,为我市各级干部作了《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专题报告。25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市政务中心会见了李肇星一行。市领导黄同文、安列、杨思松、林存安、凌云、张进、杜昌寿、陈栋、谢刚、梁虹、郭超、郭本道、杨治茂等参加会见或出席讲坛。
会见中,孙金龙对李肇星一行来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合肥基本市情。他说,合肥是在县城格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合肥人民艰苦创业,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五”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系自身实际,着力做好工业化、城市化两篇大文章,推进合肥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总量位次也在不断前移。
孙金龙说,作为一级党委政府,要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用力。对于现阶段的合肥来说,主要就是抓建设、抓项目、抓绿化。特别是,从2006年起,我们突出“交通先行”,强力推进以路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大建设”,到今年9月末累计投入1078.34亿元,是“九五”、“十五”时期总投资6.7倍,已建成道路737.53公里、桥梁97座,不仅奠定了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骨架,也使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筑了良好的承载平台。
孙金龙说,绿化是生态环保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要求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既要当好项目书记、项目县区长,又要当好绿化书记、绿化县区长。现在,合肥的干部群众都形成一个共识,就是要坚持绿量第一,尽最大努力多栽树。尤其在老城区,尽管空间相对不足,但我们不断拓宽思路,因地制宜、灵活机动,有空就栽树、见缝就增绿。这几年,平均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园林绿化工作。现在,合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36%、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
李肇星高度评价了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绿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合肥“十一五”以来发展变化很大,令人刮目相看。过去人们看一个城市是否发达,往往是关注这个城市的高楼多不多、汽车多不多。现在,评价一个城市,绿化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近年来,合肥在绿化工作上舍得投入,下了真功夫,效果非常好。这次来,我看到的是满城绿色。特别是在滨湖新区考察时,感到那里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真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这个城市,甚至生活在这个城市。相信合肥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建设得越来越美。
在庐州讲坛上,李肇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全球和平与发展大背景下国际与地区性热点问题。特别是,通过引用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等现实事例,生动证明了党和政府牵挂群众冷暖安危,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从而赢得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道理。讲坛现场,高屋建瓴的观点,精辟独到的见解,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在肥期间,李肇星先后来到滨湖新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名人馆、包公文化园等地,实地考察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