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位代表,在两会现场亮“绝招”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刘雅萱、杨淑君)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何少花正在展示她的工作“绝招”——“方言秀”:
“大妈,您不要着急,您的娃在东交民巷等着接您呢,额滴(我的)车还回去呢,一定把您老人家平安送到……”
何少花代表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客运分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她用地道的陕西方言,讲述她如何安慰一名坐过站的陕西乘客。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表情,配上陕西话和普通话之间的丝滑切换,让代表们忍俊不禁,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这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雅萱 摄
何少花说,现在来京旅游的外地乘客越来越多,有的方言听不太懂。为了更好地和外地乘客交流沟通,她决定学习各地方言。何少花抓住各种机会,学说陕西话、山西话等,“就是为了更好服务乘客,让自己在工作中不留遗憾。”
残疾人乘客的出行,一直是何少花关注的重点。她利用空余时间,学会了一些常用手语,目前能做到和大多数聋哑人乘客简单交流。
何少花现场展示了她的“手语秀”“绝招”:她一边口述,一边用熟练的手语,演示如何向聋哑人乘客介绍线路站点:“您好,欢迎乘坐北京公交,我在103路等大家。”
何少花的发言,赢得了现场代表的一片掌声。坐在一旁的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鼓掌之外,还向何少花投去赞许的微笑。
“当驾驶员,心里就得装着乘客。当人大代表,心里就得时刻装着群众的关切。”何少花代表说。

何少花在103路公交车上。新华社发
其实,何少花代表还有个“绝招”——“活地图”。这些年来,为了摸清乘客的需求,她徒步走遍了103路公交车沿线每个站点及周边区域,脑海里储藏了无数张精准鲜活的交通地图。
“一些乘客向我反映,公交车上的机器自动报站容易让人忘记下车,希望能在车上感受到‘有人在身边’。”何少花代表说,为此,她正在和同事们创新探索“导游式”报站服务,在机器自动报站之后,增加真人现场报站,并介绍沿途景点和公交换乘线路。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想着怎样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出行服务。不仅要把乘客送到站,也要把大家的心声‘送到站’。”面对记者的采访,何少花有些腼腆。她笑着说:“这点工作还被大家关注,像‘小明星’一样,真不好意思咧。”(视频剪辑:任彦逸)
编 辑: 许欣宜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