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九江市人大:探索开展“两单一测评”监督,全链条
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来源: 九江人大信息网  浏览字号: 2023年05月23日 09:36

“如何利用好审计成果,通过建章立制和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力度,做到防范于未然?”

“对整改情况,要持续跟踪,适时开展回头看,尤其是对尚未整改完成的要紧盯到底,确保全部整改完成,对屡审屡犯的要严肃问责。”

……

上述代表和委员们的提问、发言,都来自今年2月底的九江市人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督办会上。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国家财产看门人、经济安全守护者等重要作用。审计工作监督是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以听取审计工作报告和推动审计问题整改为载体,探索建立“两清单一测评”(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和问题整改销号清单、满意度测评审计整改成效)监督方式,不断推进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融合贯通、同向发力,切实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专题调研+问题清单

构建“一整套闭环流程”

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列出问题是审计工作监督的重要起点。为找准问题,2022年8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府督查室、市审计局成立调研督办组,就2021年度市级决算、重点部门决算和“同级审”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为梳理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奠定基础。2022年11月,形成问题清单,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的附件。针对问题,督办组深入开展市直单位实地督办、专项资金重点督办、部分县区延伸督办,共同推动审计问题整改落实,逐步建立了“从梳理审计问题清单,到专工委督办整改、常委会听取整改情况报告、被审计单位到会应询、开展整改情况满意度测评,最后测评结果报市委送政府”的闭环监督流程,从而推动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实现了“全链条、闭环式”监督。

以审计工作报告为纲,问题清单做到一目了然,针对问题性质、类别、金额等进行分类,围绕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风险防范、重大资金管理、重要岗位责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监督内容、明确责任。比如,市人大每年选择2个市直部门作预决算重点审查单位,重点督办就包括了这两个重点单位在内,着力推动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等各环节进行规范整改,达到“开展一次整改,规范一批单位”的效果。

跟踪监督+销号清单

形成“一起抓整改合力”

为推动审计问题整改,人大组织审计等部门成立督办组,邀请部分常委会委员、财经预算联系代表和专家参加跟踪调研,突出对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屡审屡犯的突出问题和关注度高的热点、重点问题,形成问题整改清单,推动实现“审计一点,纠正一片”的整体效果。2023年2月,督办组根据问题数量、性质和涉及金额等方面情况,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统计、清单管理,共梳理出销号整改清单,并对照整改清单中的129个问题,实施销号督办。

在督办过程中,向未整改到位的单位发送《审计整改督办函》,推动审计整改进一步落实到位,认真剖析原因,持续跟踪督办,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切实增强督办实效,并将后续整改情况在下一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报告。“近年来审计整改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被审计单位财经法纪意识也大大增强,形成了一起抓、一督到底的整改氛围”,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在分组审议时提到。

翻开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的督办情况报告,“审计查出问题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从这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财经法纪意识有待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有待加强;整改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目前,还有5个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其中1个是有关土地问题,4个是往来账款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抓好整改。”……一张张表格式的问题整改清单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单位、整改措施记录得清晰明了,每个问题都是有始有终、见人见事。

结果通报+清单测评

推动“一系列制度建设”

人大审计工作监督关键是要推动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最终推动发展。测评是人大监督审计整改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满意度测评,对不满意的,要求限时重新整改再次测评。自2017年首次开展以来,至今已经连续六年对部门整改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今年按照全国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和省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定》等有关精神,进一步改进测评内容,扩大被审计单位测评范围,在原有选择性测评6至7个市直单位的基础上,实现对所有被审计单位(今年12个)测评的全覆盖;实现对市级财税管理、部门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管理三个方面测评的全覆盖。

“满意30票、基本满意11票、不满意2票”,这是2023年3月下旬召开的九江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上,对全市困难群众救助补助专项资金方面的整改报告的测评结果,更为精准、更为真实,让“红脸出汗”在九江成为常态。会议对12个市直部门单位审计整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推动整改清单124个问题完成整改,整改率达96.12%。

此外,针对少数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现象,人大坚持推动被审计部门从建章立制上防止问题发生,对问题发生的原因,着重从制度执行、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责任落实等环节,查找问题深层次原因,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在2022年整改期间,对专项债券资金使用不及时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督机制”的意见建议,并深入武宁、瑞昌现场督办,推动约10.8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加快投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2023年整改期间,强化约束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审计整改问题金额18.52亿元,推动完善部门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制度63项,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

审计整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常态化工作,还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同志在2023年3月召开的市委审计委员会上报告时说到,“下一步,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为契机,着重在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深化监督成果运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审计整改监督实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发挥更大作用”。(九江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朱德奇)

编 辑: 冯 涛
责 编: 于 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