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说明
——2010年8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文化部部长 蔡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作说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我国已于2004年8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称《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法律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弘扬和展示。为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也有必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文化部在总结实践经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称送审稿),于2006年9月报请国务院审议。收到此件后,国务院法制办先后5次征求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到云南、福建、新疆等地调研,了解地方保护、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4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文化部对送审稿进行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以下称草案)。草案已经国务院第1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一、关于立法的总体思路
一是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三是正确处理保护、保存与利用的关系。四是与《公约》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
二、关于本法的调整对象
根据《公约》的规定,本法调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说明的是,《公约》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无形遗产,还包括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工具、道具等,以及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者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据此,草案不仅对无形遗产的保护、保存作了规定,还对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的保护、保存作了规定。
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调查工作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对此,草案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行政机关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职责和境内外合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审批。草案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实际要求,规定县级政府应当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可以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具体调查工作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县级以上政府其他部门报经本级政府批准,可以对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同时,草案规定:境外组织可经批准后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二是实施调查的具体规则。草案规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被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同时,草案还对调查规定了具体要求。
三是调查成果的利用制度。草案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调查后,还应当开展以下工作:建立并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对通过调查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即采取抢救性保护、保存措施。
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利于突出保护重点。为此,草案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建立名录的政府层级。草案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分别建立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保护。
二是建立名录的程序规范。为了保证政府作出的决定既具有社会公信力,又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名录建立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为此,草案对专家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有关项目进行评审。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建立名录的程序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者其常委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
三是对列入名录项目的保护制度。草案规定了制定保护规划、对特定区域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多项具体制度。
五、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传承与传播是对需要继承与弘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关键环节。为此,草案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措施。草案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条件、主要义务以及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的具体措施。
二是国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各项措施。草案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县级以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活动;国家鼓励开展相关科研活动,鼓励设立专题博物馆、传承场所;国家支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等。
三是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文化机构等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职责。草案规定,学校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关宣传、普及活动;公共文化机构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整理、研究、宣传、展示等有关活动。
此外,草案还对违反本法有关规定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审议。
相关文章
-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提请审议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修改农业法个别条款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煤炭法和建筑法个别条款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正案(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四号)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75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引渡条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九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 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领事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九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意大利共和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九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二届]第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三号)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科威特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纳米比亚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79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0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4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5号)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十九条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