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2009年12月22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民政部部长 李学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11月公布施行以来,对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在实行村民自治中也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民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在总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修订草案已经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第9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了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程序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实行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修订草案依据近几年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经验,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
一是完善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组成和推选程序。修订草案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缺额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不履行职责的,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同意予以免职,缺额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二是增加了选民登记的内容。修订草案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参加选举的村民进行登记:(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二)户籍在本村,登记参加选举或者选举期间不在本村居住,接到村民选举委员会通知表示参加选举或者书面委托他人投票的村民;(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20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3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三是完善了对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程序。修订草案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理由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表决罢免要求的村民会议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表决有效;投票的村民过半数同意,始得罢免。罢免要求通过后,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主持村民委员会成员缺额的补选。补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到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时止。
二、进一步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
民主议事是村民自治中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制度,对于制约村民委员会不作为或者滥作为发挥着重要作用。修订草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
一是进一步充实了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并规定了村民会议可以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是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的组成和议事程序。鉴于基层普遍反映村民会议难以召开,为保证制度效能,使村民能够经常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修订草案规定: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5户至15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村民代表可以连选连任。村民代表应当向其推选户或者村民小组负责,接受村民监督。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
三是增加了村民小组会议制度。为了切实保障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保障其利益不受侵害,修订草案增加了村民小组会议制度,并规定:属于村民小组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企业和其他财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公益事项的办理,由村民小组会议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讨论决定,所作决定及实施情况应当及时向本村民小组的村民公布。
三、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依据近年来各地在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的成功经验,修订草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一是增加了村务监督机构。修订草案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应当具备财会、管理知识,并由村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是完善了民主评议的内容。修订草案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以及由村民或者村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员应当接受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进行一次。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连续两年被评议不称职的,应当主动辞职;拒不辞职的,应当启动罢免程序。
三是增加了村务档案制度。修订草案规定: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机构应当建立村务档案。村务档案包括:选举文件和选票,会议记录,土地发包方案和承包合同,经济合同,集体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登记文件,基本建设资料,宅基地使用方案等。村务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四是完善了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并明确了任期和离任审计包括的事项。
此外,修订草案还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村民委员会职责、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和办理村公益事业的经费保障等作了完善。
四、修订草案的框架结构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共三十条,没有分章。修订草案在总结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顺序,将修订草案的内容分为“总则”、“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附则”共六章。这样更有利于使村民自治各个环节的制度设计一目了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审议。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修订)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的决定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提请审议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修改农业法个别条款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煤炭法和建筑法个别条款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正案(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 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四号)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75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引渡条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九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 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领事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九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意大利共和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九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七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二届]第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二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六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三号)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科威特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纳米比亚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79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0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4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5号)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十九条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