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伊朗、缅甸、斯里兰卡和斐济四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月9日至9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应邀对伊朗、缅甸、斯里兰卡和斐济进行正式友好访问,途中过境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等陪同出访。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吴邦国委员长此访是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同四国关系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我国主要领导人对亚太地区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对巩固我同亚太国家传统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我周边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访问期间,吴邦国委员长分别与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缅甸总统吴登盛、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斐济总统奈拉蒂考和伊第一副总统拉希米、缅联邦议会民族院议长吴钦昂敏举行会见,与伊议会议长拉里贾尼、缅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吴瑞曼、斯议会议长恰马尔、斐总理姆拜尼马拉马举行会谈,与缅前领导人丹瑞进行会晤,分别就双边关系、议会交往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出席我与往访国政府有关合作文件及企业合作项目协议签字仪式,会见缅甸、马来西亚有关地方政府和议会领导人,考察中外企业有关合作项目建设情况,广泛接触往访国社会各界人士。亲切看望我驻往访国使领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留学生代表等。
四国均高度重视吴邦国委员长的到访,给予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伊朗议会副议长、缅甸议会人民院副议长亲自到机场迎送吴邦国委员长,斯里兰卡总统和议长、斐济总统和总理联合为吴邦国委员长举行欢迎宴会,斐济还为吴邦国委员长来访安排了隆重的迎送仪式。四国领导人和当地媒体盛赞,吴邦国委员长到访不仅带来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也带来了加强友好合作的务实举措,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巩固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
吴邦国委员长此次访问的亚太四国,均是我传统友好国家。中伊同为亚洲文明古国,两国建交4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友好合作发展顺利。中缅两国毗邻而居,人民“胞波”情谊深厚,2011年胡锦涛主席和吴登盛总统在北京共同宣布,将中缅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斯是传统友好近邻,2005年建立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恰逢中斯建交55周年和《米胶协定》签署60周年。斐济是太平洋岛国地区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中斐关系堪称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典范。致力于同包括亚太四国在内的广大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在我国外交全局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吴邦国委员长每到一国,都对双边关系发展给予积极评价,对四国在台湾、涉藏、涉疆等涉我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支持表示感谢,并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提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在德黑兰,吴邦国委员长指出,中伊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在现实利益冲突,发展中伊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希望双方继续保持高层互访势头,扩大政府、议会、政党及地方间的友好往来,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沟通与配合,推动中伊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在内比都,吴邦国委员长强调,中缅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方愿与缅方一道,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维护中缅友好合作大局,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科伦坡,吴邦国委员长表示,巩固和发展中斯友好合作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希望双方不断深化战略协作,加强务实合作,巩固传统友谊。中方尊重斯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将一如既往支持斯方为维护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所作的努力,并愿继续为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斐济楠迪,吴邦国委员长强调,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中方尊重斐济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支持斐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把中斐关系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访问期间,针对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吴邦国委员长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维护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四国领导人一致表示,中国是可信赖的朋友和真诚的合作伙伴,十分珍视同中国的传统友谊,由衷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宝贵支持和慷慨帮助,高度赞赏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期待同中方巩固传统友谊,深化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关系向前发展。四国领导人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定支持中方维护核心利益的立场和主张。
访问期间,吴邦国委员长在与往访国领导人会见会谈中,还鲜明阐述了中方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他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始终致力于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这一政策都不会改变。在谈到伊核问题时,吴邦国委员长指出,中方在伊核问题上一贯秉持公正、客观立场,反对任何中东地区国家研发和拥有核武器。同时认为,一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应依法得到保障。中方始终认为对话与合作是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正确途径,反对一味制裁和施压,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愿继续为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希望伊方坚定走和谈之路,继续显示灵活务实态度,积极推动同六国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加强经贸合作是国家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亚太四国的重要目的之一。无论是同四国领导人会见会谈,还是考察中外合作项目建设情况,吴邦国委员长谈论最多的就是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他结合往访国各自情况,针对合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分析双方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深化务实合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推动和引导双方经贸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近年来,中伊在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平稳发展。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51亿美元,同比增长53.5%。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两国有关部门应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妥善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已签约项目落实工作,扩大轨道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不断优化合作环境,为企业投资合作提供更多便利,依法保障合作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缅经济优势互补、政治关系良好,深化互利合作潜力很大。目前,缅甸已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吴邦国委员长指出,当前要着力推动双方已商定的大项目合作,这些项目不仅对中方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缅加快发展民族产业,改善相关地区人民生活。希望双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困难,扎实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等重大合作项目顺利实施,提升两国企业加强经贸合作的信心。中方继续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缅投资,积极参与缅国内经济建设。
中斯贸易额近年来持续增长,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汉班托塔港二期、普特拉姆燃煤电站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吴邦国委员长在充分肯定双方经贸合作成绩的同时,强调要努力把互补优势转化为经贸合作的具体成果。希望双方保持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势头,充分运用先期合作有益经验,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加强在海洋科研、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中方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扩大自斯进口,支持两国企业加强投资合作,鼓励更多中国公民赴斯旅游。
关于中斐经贸合作,吴邦国委员长表示,斐济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有资金、技术、市场优势,深化互利合作大有可为。希望双方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同时,不断挖掘农业、渔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扩大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规模,改善贸易结构。中方将认真组织和实施双方已商定的民生项目建设,努力为斐济经济社会发展多做实事。
四国领导人完全赞同吴邦国委员长的精辟分析和务实建议,纷纷表示愿同中方一道,继续深化互利合作,积极探索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落实好双方已开展的大项目合作,努力拓展在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并愿为此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多便利,不断提升务实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吴邦国委员长十分关心企业合作特别是大项目合作情况。访问期间,他专门抽出时间,实地考察有关中外企业合作项目,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和建设进展情况。在伊朗,吴邦国委员长听取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情况汇报,通过视频连线慰问项目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希望他们抓住机遇、深化合作,把握节奏、规避风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在缅甸,吴邦国委员长与吴登盛总统共同听取了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情况汇报,并考察了中国中兴、华为公司与缅甸合作建设的网络中心。在斯里兰卡,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了中斯合作建设的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工地,勉励中方工程技术人员为斯里兰卡经济社会发展和中斯友谊贡献力量。访问期间,吴邦国委员长还与往访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有关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包括14项两国政府间经济技术等合作文件,13项企业合作协议,涉及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电讯、农业、文化、卫生等众多领域。
三、加强议会合作,活跃人文交流
吴邦国委员长此访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首次正式访问缅甸、斯里兰卡、斐济以及16年后再次访问伊朗。伊朗、缅甸、斯里兰卡议会领导人一致认为此访开启了双方议会交往的新篇章,为促进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同有关国家议会领导人会见会谈时,吴邦国委员长反复强调,议会交往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政治互信、促进互利合作、增进人民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双方紧紧围绕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加强议会领导人、专门委员会和友好小组等各层次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深化政治互信。积极开展治国理政、立法监督、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分享发展经验,扩大合作共识。密切在多边议会组织内的沟通与协调,为促进国家关系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我与亚太四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人民之间一向怀有友好感情,加强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潜力巨大。吴邦国委员长希望双方的立法机构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有关地方和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增进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让睦邻友好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在伊朗,吴邦国委员长希望双方做好中伊互设文化中心的工作,欢迎伊方适时来华举办“伊朗文化周”活动。在缅甸,他表示中方支持缅甸承办2013年东南亚运动会,并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斯里兰卡,他希望以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为契机,扩大双方在汉语教学、旅游、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有关国家议会领导人对吴邦国委员长的建议给予积极回应,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友好交往,为深化政治互信多做工作,为推动务实合作牵线搭桥,为增进人民友谊添砖加瓦,为国家关系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吴邦国委员长此次亚太四国之行,达到了巩固友谊、增进互信、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预期目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总结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亚太四国的积极成果,回顾这些年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对外交往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无论是同外国议会开展交流合作,还是参与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的活动,都要全面贯彻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站在国家总体外交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使人大对外交往成为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要着力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围绕国家关系发展大局,立足于人大自身职能和工作定位,着力推动政治、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与支持,在经济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上促进彼此尊重和相互借鉴,不断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三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要精心设计交流主题,灵活安排交流方式,既可以就观点相同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就存在不同看法甚至分歧的问题开展对话,关键是要在熟悉内外政策、了解对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到提出问题有理有据,增信释疑入情入理,表达关切切中要害,增强外国议会领导人、议员特别是年轻议员对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的了解和理解,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以上报告,请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2012年10月9日
相关文章
- 国务院关于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 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情况的报告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8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纳米比亚、安哥拉、南非和马尔代夫四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 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
- 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监狱法实施和监狱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外国人入出境及居留、就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的审查报告
- 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工作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情况的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四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 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非洲五国及非洲联盟委员会情况的书面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三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 国务院关于禁毒法实施和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
-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 关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修正案(草案)》的报告
- 关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草案)》备案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围绕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法国、塞尔维亚、瑞士三国并出席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情况的书面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
- 国务院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五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十九条的解释(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
- 财政部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