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新闻

统筹资源科学援建 优化结构节能减排

湖南转变发展方式支援灾区重建

周立耘、王伟健

来源: 人民日报   浏览字号: 2008年07月07日 09:48

  本报长沙7月5日电 (记者周立耘、王伟健) 日前,由湖南省援建的首期1万套过渡安置房,正式交付四川地震灾区德阳市旌阳区使用;与此同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区在长沙正式挂牌。湖南坚决按照中央要求,一手全力支援四川灾区重建,一手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湖南各级党委、政府派出20余万干部深入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下,灾区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湖南人民感同身受,以多种方式大力支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湖南已向四川灾区紧急派出救援救灾专业队伍共7000多人次,捐赠款物达12.9亿元。

  为做好对口援建工作,湖南组建专门机构,统筹资源和力量。6月下旬,湖南派出先遣组深入四川理县实地考察,现场办公,进一步细化3年援建整体规划,最终确定了道路交通、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敬老院、福利院等20亿元左右的重建项目。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要求“为理县人民办一些大事,解决一些难事,谋划一些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尽最大努力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

  湖南省委、省政府还以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湖南以长株潭“两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龙头,注重城市间分工、协调、合作,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并以此带动城市周边及城市群之间的农村发展。今年1至5月,全省规模工业增长逾18%,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则同比下降11.3%。

  湖南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扶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跨越式发展。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竖起了24层楼高的风力发电样机,湘潭电机集团自主研制的风力发电机正式下线,总投资额高达7.2亿元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也在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同时,湖南坚决关停洞庭湖区周边234家小纸厂,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被拒之门外,电子、动漫、新能源等新型产业茁壮成长。湖南还投资上百亿元治理湘江污染,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一大批重点环保项目相继启动。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