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2015年课题研究选题参考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提出本会2015年课题研究选题参考,建议各单位理事和个人理事从中选择不少于1个课题进行研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拟题研究,也可以在选题参考以外自定题目进行研究。
一、深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的研究
研究路径: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结合现行宪法颁布以来的修宪活动、物权法等法律的制定过程以及地方人大在立法和监督等方面的实践,总结成功经验,研究阐释这一根本制度安排,提出完善、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制度建设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要求,分析人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制度建设情况,为修改选举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和有关议事规则提出对策建议。
三、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要求,总结历届人大探索实践经验,提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和解释程序机制的对策建议。
四、中外法治比较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的要求,通过中外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国人民民主制度与西方多党竞争、三权鼎立制度的比较研究,阐明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法治理论创新和宣传方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五、人大主导立法制度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要求,梳理分析人大立法实践,分层级提出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六、立法权力边界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要求,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关于立法和司法解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明确立法权力边界的对策建议。
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关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对人大授权和现行税收法规及非税收入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将税收法规和非税收入政策上升为税收法律的路线图、时间表及过渡时期的对策。
八、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总结涉外法制建设成功经验,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九、地方立法需求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要求,依据49个较大的市立法资料,对影响地方立法需求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加强省级地方立法和推进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提出意见建议。
十、人大产生和监督“一府两院”制度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的要求,分析“一府两院”选举和监督制度执行情况,提出健全相关制度的对策建议。
十一、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要求,分析人大履行相关职能情况,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程序、依法理财、强化监督的对策建议。
十二、重大事项讨论决定和报告制度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要求,总结人大这方面的探索实践经验,在明确内涵、界定权限、完善程序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十三、国家工作人员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的要求,总结人大探索实践经验,针对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选举提名、差额选举、民主选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十四、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和完善其工作机制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的指示精神和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实施规划关于“加强对地方人大工作和人大建设调研”、“制定人大工作指导性文件”等要求,梳理分析基层人大工作情况,提出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完善县乡人大工作机制对策建议。
十五、人大研究会运行机制研究
研究路径: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张德江委员长关于“研究会应成为全国人大的智库”的批示精神,借鉴国内外现代智库及其机构运行经验,以构建中国人大现代智库为导向,提出完善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