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已归档)研究会 > 论文集粹

关于充分发挥人大研究机构参谋助手作用的思考

(2015年10月)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来源: 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  浏览字号: 2016年06月17日 12:2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大制度研究,是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回顾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人大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是相互促进、同步进行的。实践呼唤理论,地方人大建设和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人大理论研究。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大制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人大制度研究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人大制度研究,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要求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它的成功经验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它的运作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要加强人大制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结合地方人大建设的实际,研究总结经验,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人大制度研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内在要求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它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作出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必须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要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使权力机关作出的决定、制定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真正为人民谋利益。

    (三)加强人大制度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世情、国情、党情出现许多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人大制度、人大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因此,必须适应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动人大制度、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人大制度、人大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宣传展示和解疑释惑,广泛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动力。

    二、我省人大研究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人大研究工作包括了人大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实践的研究。近年来,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和理论界在人大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围绕人大常委会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

    近年来,除了组织媒体记者开展调查采访,刊发大量文章反映我省各级人大工作成效及代表履职风采,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外,我省积极围绕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如2007年,为推动监督法的贯彻实施,研究室与办公厅、法工委一起,组织开展调研,形成了《关于贯彻实施监督法情况的调研报告》。2014年,针对省人大常委会采用专题询问、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等新的监督方式开展工作,研究室组织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和创新”专题调研;根据我省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工作小组工作要点,研究室与办公厅联合开展了“探索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专题调研,收集编写了相关参阅资料,形成了“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决策提供依据。

    (二)精心组织开展人大研究工作

    从2008年到2015年,我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开展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地方人大制度建设”、“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地方人大工作”、“地方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与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和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发挥地方人大作用”等八个专题的课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题研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一是每年确定一个课题开展调研,与办公厅联合发出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调研方案认真牵头组织实施,赴全省各县市区进行组织发动和调查研究。二是认真做好调研文章的筛选工作,邀请有关领导和评委进行初评。2013年以后每年都收到300篇以上的调研论文,2015年收到了534篇调研论文,充分调动了全省人大研究力量。三是举办全省人大系统专题研讨会。研讨会设计了优秀论文展示环节、答辩环节和点评环节,形式新颖、互动热烈、研讨深入,受到了多方好评。另外,研究室每年还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制度研究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并提交论文参加研讨。

    (三)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研究室十分始终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一是摘编常委会领导和优秀调研论文的观点,分送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和省、市、县(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二是将优秀调研论文集结成册,近年论文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分发各级人大的工作借鉴和参考。三是承担并完成每年省社科联关于人大制度的重点课题研究,为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促进我省地方各级人大依法行权作出了贡献。

    (四)认真做好人大制度研究会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人大制度研究,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省人大常委会在199312月成立了福建省人大制度研究会,挂靠研究室,在省社科联、省民政厅社团处、省社团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研究会成立以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研究为主,组织全省人大系统和高校、科研等有关部门开展各项调研活动,积极进行人大制度研究。许多重点调研课题的课题组长,由研究会的同志担任。2006年研究会会长因退休呈请辞去会长职务。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研究会的领导职务不能由现职的党政、人大机关领导兼任。之后,会长空缺,工作人员由研究室的干部兼任。由于存在机构不健全、资金短缺、没有独立办公场所等实际困难,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决定研究会不再继续进行年检登记。至2014年,研究会停止活动时间已达8年,经报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意,决定注销研究会的登记,今后需要时再成立研究会。

    三、加强人大研究工作的体会与建议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大工作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继续加强人大研究工作,仍是各级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开展人大研究,首先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为思想武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保证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觉抵制国外各种不良思潮,积极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从国情、省情和实际出发,使人大研究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次,要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科学发展主题,把握人大研究工作的着力点,听实话、摸实情,真实反映民声民意,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再次,要把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作为主基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要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拓展思路,完善措施,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

    (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人大研究要立足于人大工作实际,避免纯理论研究,空放清议。一是要把人大制度、人大工作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思考。比如,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给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探索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使各项改革于法有据、在法律框架内有序开展,并把改革过程中一些好的制度机制用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此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提出对策措施。二是要围绕常委会的职权和工作重点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监督权有关问题的研究,总的方向应是如何有效发挥人大监督的作用。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此要认真总结,进行理性的剖析。三是要根据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事关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人大建设中亟待破解的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中总结成功经验,找出症结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三)注重研究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研究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宣传,扩大调研成果的影响面。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和人大信息、简报以及人大网站,刊发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在社会上的知晓面。采取措施,做好调研成果的直接转化。把调研成果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除在常委会会议上作介绍、供审议参考外,其中事关大局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还可以常委会文件的形式抄送党委和“一府两院”,为其正确决策提供参考。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意见,也可由参加调研的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或闭会期间作为议案或建议提出,由人大常委会交“一府两院”研究办理。要把握好人大研究成果能够进入决策层的时机。人大制度研究会开展研讨时,应当错开论文提交的时间,以免出现集中井喷的现象,不导致一些好成果不被注意。

    (四)发挥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336项重要举措中,有40多项与人大有关。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190项重大举措中有90多项与人大有关。在新形势下,人大制度研究会应当成为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参谋助手和智囊团,承担人大及其常委会大量的前期性、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其研究成果应当为领导决策和常委会履职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要充分发挥研究会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认真谋划开展研究,总结、概括、提炼多年来人大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增强指导性;同时对前沿观点、创新做法进行超前研究,提出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人大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