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走和而不同之路
傅莹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
2013年6月12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访问美国期间,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摘要如下:
近日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的历史性会晤引人瞩目,两位领导人各种形式的交谈气氛之和谐,让我感触良多。释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中美将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走向合作伙伴而非冲突。相信这将是我们两国携手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开端。
毋庸讳言,中国和美国是很不一样的国家,在一些问题上看法和感受不尽一致。重要的是,双方能否尽量理解对方的思维角度和行为方式,寻求符合各方利益的合作方式。
外界常常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级的强国,或者排位第二的大国,甚至要争夺世界权力。但在中国,人们并不这么看问题。大家对人均GDP感受更为真切,普遍认为,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算得上大国,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而且面临外界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
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缺衣少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面临的挑战是更高层次上的,其严峻性和困难程度不比过去轻松。随着中国进入一个超越基本需求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新的梦想,渴望有更稳定的就业机会,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环境和文化设施。人们希望法治得到更好的落实,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希望自己的国家跻身世界民族之林,能为祖国感到自豪,能感受到作为世界公民的尊严;希望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得到捍卫。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恰逢其时。他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国家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中共十八大为国家发展确立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GDP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第二个目标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开放,高度重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和社会在有效管理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保基本兜底线。中国将致力于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重点是人的城镇化,这将涉及6亿人口,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如果能顺利推进,将极大地促进发展,扩大消费需求。
加强依法治国是重要条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制订本届立法规划,尤其是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加强立法,要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社会习惯。
这是中国前进的方向。对中国来讲,重要的是聚精会神发展自己,避免迷失正确的方向。新一届领导集体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和智慧。
美国可以成为中国重要的伙伴,从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中获得巨大利益。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和与外界的紧密合作,特别是与美国的建设性合作。而中国的发展也将构成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力量。
有人担心近几年中国的周边开始变得不平静。我倾向于从历史和全球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冷战结束后,世界不少地方都发生了各种问题甚至冲突,但亚洲整体保持相对和平,使许多国家得以专注于发展经济,并且取得成功。中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国内保持稳定和经济繁荣,对地区贡献功不可没。
中国在多种场合表达了欢迎美国在本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立场。两年前,在亚洲形势总体向好之际美国开始将注意力更多转向这里。人们希望这种“转变”能增强这个地区的良好趋势而不是相反。中美两国能做和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可以从亚太做起。
中美元首已经指明了两国合作的光明前景,我们应倍加努力,携手合作,让21世纪的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