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贾春梅接受本网记者采访。长城网 张天虎 摄
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接受本网记者采访。长城网宿馨元 摄
长城网北京3月14日电(特派记者吕晓红)今年全国两会上,“政治生态”成了谈论党风廉政建设时的高频词,持续引发代表委员关注。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的“有权不可任性”、“权力瘦身”、“廉政强身”等词汇既彰显了政府反腐的坚定决心,也顺应人民对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的期待。
3月12日,备受关注的“两高”报告对腐败再下“战书”,宣示2015年中国反腐斗争将继续保持高压势头,为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河北“不敢腐”氛围初步形成
“目前河北省不敢腐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政治生态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北将在继续解决“不敢腐”的基础上,切实加大治本的力度,将像治理生态环境一样,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重要的任期目标,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仗。
2014年,河北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推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为全省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针对多年来河北省纪律审查工作中存在的分量不足的问题,河北省将更多力量投入到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上。省纪委查处了刘学库、梁树林、张连德、李刚、潘晓东、仲继安、王爱民、孟晓灵、王俊英、赵山、王宝军、刘万青、李全保、张华、李葆、苏爱国、张凤国等一批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小官巨腐”问题,河北省聚焦土地开发整理等九个领域,突出“五个一批”,全省自2014年11月起,集中开展为期2个月的办案专项行动。截至2014年12月20日,全省共排查九个领域问题线索2096件,初核1487件,立案1073件。香河县淑阳镇原人大主席张强、承德御道口牧场原场长徐卫东等一批“小官巨腐”案受到查处。
据了解,2014年河北通过巡视发现的问题是2013年的3.6倍,查处的省管干部贪腐案件超过前10年的总和,立案查处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同比增长175%。同时,查处了一批像马超群这样的“小官巨腐”类案件。
周本顺说,河北反腐败的形势依然是严峻复杂的,要进一步加大查处腐败案件的力度,让干部从暂时的不敢腐变成长期的不敢腐,直至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觉。
让反腐成为政治生态“主旋律”
坚决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有力保障。在反腐风暴席卷中国两年多的当下,如何让“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中国将在‘打虎拍蝇’新常态中持续收获‘民心红利’。”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贾春梅说,人们对反腐制度化的期待也是对法治的期待,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现行刑法的配套衔接,织就严密的防腐、反腐制度网络,构建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表示,反腐是党心民心所向,今年“两高”报告对反腐持续发力,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我认为反腐与法治社会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在一个层面上的问题,‘苍蝇老虎’一起打是对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边发吉表示,他对反腐最大的期待就是要立法,认为从根子上遏制贪腐还是要依靠法制建设。
2015年是全面推进法治河北建设的开局之年,河北省将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对破坏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决不心慈手软、坚决严厉查处,对任何腐败分子决不姑息纵容、坚决依法严惩,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