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新疆 > 新闻报道

新疆代表委员热议“守住保就业下限”

来源: 天山网  浏览字号: 2014年03月07日 15:18

 

民族界分组讨论现场

  天山网讯(记者林庆霞李敏摄影报道)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向全国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业”一词出现了29次,并两次提到经济发展要“守住保就业下限”,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000万人以上。

  就业,乃安邦之基、民生之本。对于新疆而言,更关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局。2014年新春佳节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就连开了四场新年动员会,第一场会议首先聚焦就业,提出在南疆三地州发展“短、平、快”项目扩大和促进就业。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强调指出,推进就业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争取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在全国两会的分组讨论上,来自新疆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就促进就业展开热议。

  住疆全国政协委员、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新疆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徐卫喜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一个家庭解决一个就业,就能大大缓解这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没有就业的,家庭成员就会有很大的思想压力。所以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稳定的问题。我们必须有重视就业的这个思想意识,让每一个人人尽其才,发挥其特长为社会创造财富。克拉玛依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并积极鼓励中央企业、地方企业、改制企业大力吸收本地就业,不断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何慧星说:“总理的报告中有一句话说地特别好:‘就业是世界性难题,要用中国方式来解决’。解决就业难题,好的办法要继续沿用,同时要依靠大家的智慧不断创新。当前,西部大开发亟需方方面面的人才,但是内地的人才有很多顾虑不愿意来。所以我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应当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西部地区来就业。各单位也应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就业,把人才留住。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焉耆县县长席文海则建议自治区加大对少数民族青年的培养和就业。李克强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以,新疆应当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尤其是对少数民族青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青年们掌握就业的一技之长。与此同时,鼓励央企招收当地工人,解决当地就业,两边同时促进,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良好的基础。

  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新疆区委会主委、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陈旗也特别关注到了少数民族青年的就业。他建议国家积极促进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内地就业。“这部分毕业生在内地接受大学教育,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引导这部分毕业生在内地就业创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有利于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交流,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少数民族毕业生回疆后造成的疆内就业压力,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多民族的全面融合。”陈旗说。

  住疆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大学副校长贾殿增则表示,大学生就业难,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大学生都希望当公务员,或者到科研单位工作的愿望,是不现实的;大学生都宁愿在大城市里过平庸的生活,也不愿意到基层闯一闯的思想,亟待转变。基层是一个广阔的,可以大展手脚的天地,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学生应该放下包袱、放下架子,勇于去基层就业、创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据了解,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自治区城镇将实现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24小时动态清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万人(次),培训各类人员100万人。

编 辑: 靳临琳
责 编: 靳临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