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践行这24个字”?“如何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如何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让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连日来,在全国两会的会场内,我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共同聚焦如何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开展讨论,并就“如何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等多个关键性问题提出建议。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杨东代表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何丽霞代表说,我国对于自由和平等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公民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开始凸显,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公正、法治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石寿芳代表说,从小我们就知道要热爱祖国,多少年都没有变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国家的爱越来越深,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农民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这些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特别是在去年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我们受灾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雷通霞代表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传统舞台艺术的从业者,我希望能够尽最大努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文化去塑造人,倡导大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马建苹代表认为,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教育部门承担更多责任。
马雪花表示,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在一些偏远农村,师资十分缺乏,留不住高学历的教师。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制定更完善的政策,通过激励手段让高素质的教师心甘情愿到农村教书育人,解决农村师资匮乏问题。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