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甘肃 > 新闻报道

甘肃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每日甘肃网  浏览字号: 2014年03月07日 09:43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新一届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保持定力,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与会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政府工作的这一大创新和亮点,纷纷表达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全国人大代表 郑亚军

  郑亚军代表说,去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嘉峪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坚决改变过去单纯地追求高速度的增长,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转方式、调结构、抓项目放在首位,依靠科技的进步、产业链的延伸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就业政策,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让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广范围的就业,多渠道、多领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

  李家民代表说,从去年新一届政府确定了基本的施政方针后,在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导向上做了许多调整,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艰难形势,政府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采取短期的刺激政策,而是把重点和举措建立在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上,更多运用市场的办法和手段来稳增长、促就业。同时,在微观层面上调整下放了很多行政审批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活力的释放和发展效率的提升。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非常符合经济学原理,只有有了稳增长这个前提和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保就业这一目标任务;只有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才能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着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 杨 东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怎么有效应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加快发展时期的我省来说,任务更加繁重。

  杨东代表说,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可以说,为我们各级政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去年的实践证明,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有效供给,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杨东说,对于欠发达的农业县来说,加快发展是最大的任务,但不能一味追求速度,更重要的要注重发展的质量,重点就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就业率的逐步提高和物价的合理调控等方面,也就是说,发展的质量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在保住“上限”与“下限”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 康 仁

  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中,最大的考验来自就业。康仁代表说,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我感到就业的压力还是很大,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政策出台,让更多的人就业,通过就业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守住保就业的下限,这让我很感动,心里也踏实了,觉得我们老百姓有了保障。

  康仁说,除了政府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大的就业环境以外,我们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培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争取人人能有一技之长,要不然就算政府创造了很多好的就业岗位,你干不了还是一样就不了业,就算就业了也会被淘汰的。在加强培训的工作中,我建议要更加科学、更加实用,培训的技能一定要是用工单位需要的,不然就得不偿失。

  全国政协委员 刘晓梅

  刘晓梅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我觉得这不但很有可能,而且很有必要。我们期望的增长,是质量与效益的共同增长,是不留后遗症的增长,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越是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越是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不能把过去高速增长作为一种标准,一味追求速度就会成为一种“包袱”,而应更多地考虑发展的质量,有质量的速度才要积极争取,否则速度再快也没有什么意义。合理区间运行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创新,充分显示中央政府驾驭全局经济更加理性,既体现了中央政府积极稳妥的态度,也体现了执政能力的一个提升。政府工作报告划定了经济增长的区间,就是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其次就是给出了一个“预期管理”,就是经济只要在这个区间内运行,就不会搞短期刺激,不会频繁改变政策。而当超出这上下限的时候,政府才会使用微调的办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可以说,这种创新思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

  全国政协委员 李沛兴

  李沛兴委员说,“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准确概括了过去一年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转变,反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的本质要求,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新境界。去年,中国经济依靠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2014年,改革措施将全面向前推进,进一步推动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升级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这就需要把握好合理区间和政策框架: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当经济运行逼近上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防通胀。只有既坚持稳中求进,又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所谓“稳”,就是经济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所谓“进”,强调的是发展质量和效益,是速度、质量和效益“三位一体”。经济增长既要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又要为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留出更多空间。

编 辑: 靳临琳
责 编: 靳临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