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听会还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一股股暖流涌进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我省基层代表们的心里
这一刻,我最感动
黄月芳代表 (张茂 摄)
钟春燕代表 (王凯 摄)
林美娟代表 (王凯 摄)
开栏的话:
在全国两会召开的这段日子里,我省25名全国人大代表,从海南出发的那一天起,尽责履职,用行动担负起海南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每一天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串动人的音符。本报今起推出《盛会“最”表情》专栏,聆听来自海南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诉说他们的最感动、最关切、最高兴、最温馨、最期待,敬请关注。
“两会”召开的日子里,一种感动,正涌进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们的心里。他们中有的感动于人民大会堂奏响的国歌,有的感动于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也有的感动于激发自己发言勇气的一种鼓励。
眼泪为国歌而流
“一生听到过无数次国歌,这次最难忘。”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开幕式,来自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的黄月芳,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身着盛装走向人民大会堂。
这是她第一次迈进万人大礼堂,抬头看到了“满天星”,也看到了过去只在电视里见到的大会主席台。
国歌声在会场响起,起身唱国歌的那一刻,黄月芳的眼睛红了。“心里真的激动,我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
多年来,因为有着国家惠农的好政策,黄月芳亲身经历着家乡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带领农民从贫困奔向小康,收入增加了,茅草房屋不见了,新房盖起来了,农民有了医保和养老金,大家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发展经济的干劲越来越足。”
在听国歌的这一刻,带着家乡父老沉甸甸的期待,一种有幸被赋予使命和责任的感动,由衷而来。黄月芳说,“这一刻我流泪了,以前再大的困难我都没有流过眼泪,但在激动人心的时刻,我的眼泪止不住,我想我一定要为人民尽力。”
总理报告说到了我心坎上
来北京的日子过得很快,7天了,钟春燕对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情景,却难以忘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年逾古稀的温总理站上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席。钟春燕手里拿着红绿两根色笔,边听边认真地勾画报告。
“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听到科技的字眼,钟春燕的眼睛湿润了。多年来,国家不断鼓励科技创新,为科研工作者打造了干事创业的大环境。钟春燕上世纪90年代走出科研机构,创办企业,走了近17年的自主创业之路。“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政府的大力扶持帮我渡过难关,使我的企业不断壮大发展。我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国家对科技的支持!”
“这么多年来,政府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报告字字句句都说出了人民的心里话。这种为民的情怀,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让人感受强烈,尤其到报告最后,看到总理向台下鞠躬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下来。”朴实的言语中,钟春燕难掩激动的情绪。
大伙鼓励我为乡亲代言
“说当人大代表不紧张,那是假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罗葵村的林美娟是新任的人大代表。
在家乡山区,耕地少、林地多,乡亲的生活并不富裕。林美娟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埋头发展林下经济,没想过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也不知道该怎么把乡亲的心里话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让林美娟打消了顾虑的,是3月8日参加在代表团驻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
记了满满的几页纸,但代表发言轮到她时,她眉头紧皱,紧张得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林美娟心里急,抬头一望,发现参会的代表们都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一种力量突然让我的心平静了,我觉得就应该从自己身边感受最深的事说起。”随后,林美娟坦然地发言:“我要提提我们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
林美娟谈到了“大校并小校”后,村里孩子都要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去住校念书的事。很多乡镇小学,教室建起来了,却没有医务室、没有校医和校警,没有热水洗澡,学生家长反映很强烈……林美娟先后讲了6个建议,有涉及教育、食品安全,还有生态治理和林农补偿的,受到了代表们的夸奖。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可能只有感动。从那之后,我再不紧张了。”林美娟说。(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