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广东 > 新闻报道

广东基层代表积极履职,为群众发声

“常聚在一起,为一个建议讨论很久”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0日 14:54

  覃春辉代表。

  李杏玲代表。

  为了更好履职,广东团的基层代表们深入群众,倾听呼声;遇到不懂的问题,从头开始学习;他们还常常聚在一起,为一个建议讨论很久……来自梅州的基层代表李杏玲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深感责任重大,“提建议必须要让人信服,需要认真的态度和艰辛的努力。”

  特地跑县里看财政报告

  来自清远连山县永和镇天恩山苍子枕头厂的管理人员覃春辉只有26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是贫困县,很多人知道我当人大代表后来找我,说希望反映生活的状况,希望脱贫致富。”可贫困县到底贫困到什么程度?为了搞清楚这笔账,覃春辉还特地跑到县政府看财政报告。

  作为枕头厂的管理人员,账本,覃春辉是看了不少,“可以亿元为单位的账本,我还真没看过!”这成为了当上代表后覃春辉补的第一课,她也因此想到希望省里加大项目配套资金投入的建议,“看了账本,我们县里资金缺口很大,很多农田水利建设、农家书屋、公路、村道建设工程都烂尾了,可不建设就没有发展,我要反映群众的呼声,希望得到更多支持。”

  民众的呼声还有很多,“比如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环境问题……接下来,我都要一步步深入调研。”如今最让覃春辉担忧的还有留守儿童问题,“家乡很多人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更别说关心孩子的读书问题,可孩子要是玩野了,就什么都耽误了。”

  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将会是覃春辉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知识改变命运,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得到更多关注。”

  履职首先是要敢言

  “我是新代表,参会以来,我从其他代表身上学到的是敢言和认真,愈发感觉自己责任重大。”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第一次当选人大代表。

  李杏玲已有20年教龄。赴京之前,她准备撰写一份要求在农村学校配备安全校车的建议。她关注到撤并学校后,农村往往是几个村共用一所小学,给上学带来较大压力,很多孩子不得不乘坐“黑校车”或者摩托车上学,甚至有些是60多岁的爷爷奶奶骑摩托车送小孩。有人提醒她,“这会不会抹黑广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李杏玲还是把这份建议带到了北京。

  到北京正式参会后,李杏玲彻底打消了此前的疑虑。“在代表们讨论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是说真话、讲问题,特别是张育彪代表讲述基层工作难的‘五怕五不怕’,我很受启发。”通过几天参会,她认识到人大代表履职首先是要敢言。

  让李杏玲深有感触的,还有代表们的认真态度。“来自佛山的吴青代表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建议,做得深入、细致,让我意识到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会前饭后,李杏玲常向其他代表请教,“如何做一份扎实调查,我们往往聚在一起讨论很久。”李杏玲深有感触地说,提建议必须要让人信服,需要认真的态度和艰辛的努力。(曹斯 李春江)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