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解读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2/3以上
广东团代表在审议报告。(王辉 摄)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被大家称为“财爷”。他昨天在广东团全体会议上为大家解读了《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计划报告”)和《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
特点1体现中央决策部署:固定资产投资预增18%
曾志权说,两个报告很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新精神、新要求。如,计划报告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强调要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8%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预算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出安排大幅增加,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增长18.8%。预算报告特别强调,今年将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创新综合治理机制,明确治理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同时,预算报告提出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管理等,贯彻了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
特点2体现民生优先要求:民生支出稳定在2/3以上
曾志权介绍,计划报告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八项措施,下大力气改善和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热点民生问题。
预算报告中反映,2008—2012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稳定在2/3以上。同时提出了今年落实出台的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如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按照10%左右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
特点3体现协调发展理念:转移支付年均增27.1%
曾志权说,计划报告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和部署,特别强调要推进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预算报告反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2007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53万亿元,年均增长27.1%。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占比不断提高,达到53.3%,提高了2.5个百分点。今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达到4.89万亿元。
“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实施再分配,对于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曾志权表示。
特点4体现简练清晰文风:字数从1.8万减至1.4万
曾志权注意到,两个报告行文语言简练、数据清晰,预算报告在今年增加了社保基金预算的情况下,对篇幅进行了大幅压缩,从去年的35页减少到26页,字数从1.8万字减少到1.4万字左右,“是近几年预算报告中最短的一个,落实了中央关于改进文风的要求。”
此外,就预算报告而言,“还体现了积极稳妥的原则和完整易读的特点”。曾志权表示,今年预算报告在扩大编制范围、改进编制方法、增强报告易读性等方面都有新的进步。如,首次编报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了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编报;在表格中对相关口径作了备注,在专业性较强的地方作了重点解释,尽可能让大家更容易看懂。
广东团代表审议计划报告与预算报告
替政府管好“钱袋子”
“人大代表履职,一定要替政府管好‘钱袋子’。”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研室主任卢馨的观点反映了代表们的心声。昨天,广东代表团审议计划报告与预算报告,代表们纷纷就这两份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
建议延长审议时间
审议时间过短,专业性太强,还是代表们反映最多的问题。
对于审议政府预算,卢馨感到“不过瘾”,因为留给代表们审议的时间太短。卢馨表示,拿到预算参阅资料当晚,自己就动手计算审核。即使拥有专业背景,卢馨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同时,她还建议预算的解释说明尽量少用财会用语。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表示,自己参加了三届人代会,预算报告还是有些让人看不懂。陈舒还指出,预算报告的参阅材料在开会前一天才送到代表手上,审议时间太短。
统计口径应当统一
陈舒提出,预算报告中有些数字的统计口径不统一,增加了代表们审查的难度。
此次“两会”,陈舒十分关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预算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初步形成。
社会救助,国家到底投了多少钱?陈舒在报告中找到三组不同的数字:报告附图显示,去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41.79亿元,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占9.4%。但是在报告解读的副本中显示,中央部门财政支出中,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民政部支出为6.97亿元,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7亿多元。
陈舒认为,这些数字的统计口径不统一,数字大而化之,不利于代表审议。
应加强全口径审查监督
“预算报告更多侧重在如何花钱,是否还应该说明用钱的效果呢?”卢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应该加强对政府全口径审查监督。
卢馨建议要继续规范政府预算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进一步提升公开质量实效。以广州率先公开公共预算并实施行政责任问责制度为例,卢馨认为,各部门预算报告应基本统一格式,并将预算表不同类别细化到项。
“从注重投入转为注重效果管理,从事后监督转为全过程监督。”卢馨建议,要加快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并实行预算绩效问责制度。她建议用量化指标衡量每项计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情况。
国家投入要考虑各省区人均财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认为,国家在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补助方面,如教育、卫生、生态保护补偿等,要综合考虑各省区的人均财力、人口总量、流动人口数量及社会管理负担等情况。
他以广东为例,虽然GDP、财政收入总量居全国第一,但人均财力较低,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广东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390元,比全国地方平均水平低528元,比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低1394元,排在全国第20位。如剔除财政单列的深圳市,我省人均支出水平排在全国第27位。以教育为例,目前我省就读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180多万人,各级财政负担很重,我省2012年教育支出达到了1501.22亿元。
曾志权建议,中央在制定民生补助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各地区人均财力水平以及承担民生事务支出情况等因素,尽可能按普惠原则,适度加大对广东的民生政策补助支持力度。(黄应来 雷雨 李春江 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