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广东 > 新闻报道

建议中央财政对粤“放水养鱼”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06日 14:31

  代表委员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苏仕日 摄)

  5日下午,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广东团代表围绕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展开讨论。

  “珠三角地区要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粤东西北要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凡是阻碍发展必须改的要坚决改,具备条件可以改的要积极改”……代表们围绕制约广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深层次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1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粤人均财力排第27,希望财税向地方多倾斜

  “我做代表有十几年,各个地方跑得不少,外界都认为广东‘富得流油’,其实广东贫困人口情况很复杂。”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建议,中央财政对广东要“放水养鱼”,认真研究如何让财权事权相匹配,让广东有更大的能力和资金去加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市长谭君铁拿出了几个数据:不含深圳,广东人均财政支出在全国省市区中排27位。全省有13个地市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地市的人均财政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他比较了广东和江苏的异同,“我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很严重,富的地区不少,但穷的地区更多,带动起来显得力不从心。江苏是富裕的地区多,穷的地区少。”“从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看,广东名列全国前茅,但一看人均,问题就来了,国家要关注到这一问题,至少要保证广东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吧。”谭君铁说。

  “目前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还是钱的问题。尤其是搞公共服务保障,广东人均财力这么低,拿到外省去,是不可思议的。”陈舒表示,粤东西北很多地方都是“吃饭财政”,更不用说有钱来建设发展。

  陈舒认为,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已经制约了广东的科学发展。过去说“东西南北中,发财去广东”,但现在江苏、浙江、天津发展得也很快。广东无论是“腾笼换鸟”,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是要有对高端优秀人才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吸引力,这必须能开出优厚的条件,财政必须有这个能力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多位代表均认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广东团知名的“忧民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建议,中央可考虑在财税上向地方多一些倾斜。贺优琳认为,当年我国财税总量小,中央拿大头,对集中解决一些大事、难事、急事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也是应该的。但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有财力也有条件对目前的财税体制进一步完善。

  贺优琳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理应多做贡献。但希望中央也能考虑到广东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中央财政在转移支付、在各种惠及民生的补贴、扶持上要一视同仁。同时,把更多的财力通过切实有效的监管,下拨到地方;市、县等地方政府应该有更大的财政支配权,根据本地的实际民意,增大投入,主导解决诸如医疗、住房、教育等重大民生问题。

  2

  关键词 加快发展均衡发展

  珠三角重在调结构,东西两翼要促发展

  “珠三角重在调结构,东西两翼要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志恒认为,广东既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又要转型升级调整结构。

  肖志恒说,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正确认真处理促进发展与调整结构的关系,广东现在已经到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刻,尽管发展面临压力,但千万不能放弃转型升级步伐,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肖志恒还认为,在发展中要处理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维护公平正义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什么基层矛盾还很多,不光是困难群众,一些富裕起来的人也不满意,这就是分配问题。”他说,要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解决分配不公等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这其中,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与树立法律权威的关系,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尤为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揭阳市化工新材料协会会长李林楷说,后发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走老路子,各色项目“一哄而上”,“小散乱”扎堆,而是要提前谋划、布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李林楷说,揭阳市正实施“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重点培育石化、金属、纺织、仪器、服装、机械模具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穿针引线”,实现抱团转型。李林楷建议,破题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一味单靠财政转移支付来扶持,而是要给产业政策。此外,结合大部制改革,下放项目审批权,缩短审批时限。

  “广东现在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要考虑产业的协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交易员、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建议,要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推动广东与香港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联办香港交易所广州中心,试行在广东发行HK股,粤港合办商品期货交易所等。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市长谭君铁说,梅州将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客观地讲,梅州虽然是三省交界,但交通并不发达,影响了人流、物流、财流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区位优势变成了劣势。”他透露,厦深铁路年底将开通,他们跟广铁集团协商,考虑铺设连接线,同时还计划发展民航、高速路。

  3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建议国家适当放宽简化一些项目审批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表示,“我在发改委工作了一年多,深深感觉到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焕发社会经济活力而言非常重要。”他建议,国家对一些项目的审批程序可适当简化,将更有利于改革和发展。

  李春洪表示,“十二五”规划的体系已非常完善,有国家层面的大规划,还有几十个专项规划,“但有些(地方性)规划还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审批,这个问题可以斟酌。”李春洪举了地铁建设的例子,“这个建设不涉及国家平衡,只在一个城市内进行,国家审批可适当放宽,让省里面自行决策。”

  又好比能源规划,李春洪表示,国家核电、煤电、风电、水电等能源规划都做好了,能源结构总量也批过了,但如果要上项目全部又都得一个个核,会比较麻烦,“关键要把技术门槛把住,严格检查,很多权力可考虑下放。”

  “下一步要发挥特区的优势,争创体制创新优势。”昨日,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市长何宁卡在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上表示,珠海要再次吹响改革集结号。

  何宁卡介绍,珠海市将重点攻关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他提出了几个具体目标,“要划清市场的边界,特别是能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政府不再行政审批;对于社会组织能够承接的,政府要把这些转移出去;能由社会自治自律的,政府要退出。”

  何宁卡说,珠海市将利用好横琴新区赋予的体制创新使命,打下体制创新的范式,争取在多个领域先行先试。他举例说,在金融方面,横琴已在探索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4

  关键词 前海横琴南沙新区

  前海将被赋予和深圳一样的经济管理权限

  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去年三大国家战略平台相继获国务院批复。

  昨日,李春洪透露,目前前海的规划已批完,相关政策包括国家部委的相关政策,有的已经出来,但有的还在研究中。“省里面对前海发展的支持有几个方面,一是在经济管理权限方面,前海将被赋予跟深圳市一样的经济管理权限;行政项目审批方面也基本和深圳一样。另外,至于省里有权制定的政策方面,具体情况目前还在研究,比如收费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填海,省里都将赋予前海、横琴、南沙一致的政策。”

  至于横琴,李春洪表示,横琴将与前海错位发展。“横琴的定位要考虑与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呼应,因此会侧重现代服务业、旅游、国际会展、物流等方面,还要建立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同时,在金融方面也有一定创新,但目前还在研究中。”

  相对于前面两者,南沙起步较晚。李春洪表示,南沙的规划刚获批准,相关政策还在研究中。“当然,南沙面积比较大,作为广州新城承担的不只是区域性职能,还要带动老城区发展,将来进一步带动广东甚至整个华南地区的发展,定位将比另两个平台更综合,所以政策涵盖面更宽,研究难度也更大。”(记者 雷雨 李春江 黄伟 曹斯)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