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贷款难题如何破解
韶山光大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金融机构由城市转向农村开拓市场,为农民提供各项金融服务。(资料照片)(刘尚文摄)
杨娟娟代表(左一)、伍冬兰代表(左二)、戴晓凤委员(左三)在民生会客室讨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赵持 摄)
3月13日,村民在修剪风景树。在贷款的支持下,花垣县民乐镇田太林创办了面积320余亩的绿色农业风景树园,栽种桂花树、红松树及其它各种风景、盆景树近20万株。(张耀成 摄)
【特邀嘉宾】
伍冬兰 全国人大代表、耒阳市龙塘镇龙形村村委会主任
杨娟娟 全国人大代表、新化县曹家镇展望村村委会主任
戴晓凤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副主委,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金融与统计学院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提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当前,农民贷款难现状在全国具有普遍性,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已成当务之急。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未来几年,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值得关注。
【观点】
贷款难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生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主持人:几位认为目前农民贷款难吗?贷款难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伍冬兰:我觉得现在农民贷款难是普遍存在的。现在有些银行只想“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很多农民都有扩大生产规模、创办企业来致富的需要,项目也很有希望,难的就是启动资金。如果贷款难的问题解决好了,对农村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也能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就业,这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很多问题都能得到改善。
杨娟娟:我觉得贷款也确实很难。我有一个邻居在建房的时候因为当初预算没做好,建到一半的时候,实在是没有资金了。可是他去银行贷款的时候,好多要求都达不到,就贷不到款。后来他的房子就一直在那里大概有半年多,还是他自己去另外的地方借的钱,才把那个房子建好的。所以说,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戴晓凤:农民的贷款难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在农忙季节特别需要购买一些生产资料时、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时,可能出现临时的特别紧急的资金需求。另外一个就是农民的像婚庆、丧礼、孩子上学等这样生活上的一些急需资金需求。这两种需求特点是资金量不大,但需求十分迫切。农民想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里面获得的贷款,一般需要抵押或者担保,可是农民却拿不出来,所以要贷款就比较难。那么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虽然目前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构筑农村金融体系,为涉农的这些贷款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但总体来说农民贷款还是很难。
城市的房屋可以抵押,农民的房子却不可以抵押
主持人:请分析一下,导致当前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伍冬兰:造成贷款难的原因,我觉得是支持农民生产发展的政策不足。现在城市的房屋就可以抵押,农民的房子却不可以抵押。农民建一栋房子也要花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为什么不能贷款呢?还有一个,就是贷款利率的问题,我们有的农民搞的一些生产经营项目本身规模就不大,挣钱不多,见效时间也比较长。利率过高的话,农民就只有白给银行打工了,那人家的生产积极性肯定大打折扣。我觉得农民贷款难如果不解决的话,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就无从谈起。
杨娟娟: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问题。你比如在以前,有些农民借了信用社的钱,没有还过钱,也没有还过利息,都成了黑名单。这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农民的信用意识还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个还款周期与农业项目见效周期不匹配的情况,有的时候也许农民还没有挣到钱,银行的还款还息的期限就到了,那叫农民怎么还得上?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也就更加不容易放心地给农民提供贷款了。
戴晓凤:从农民的角度来说,他们所拥有的抵押物一个是房产,另一个是生产资料,比如说土地、农机等。可按现有的政策,农民的土地和房产都不能作为抵押物。所以农民不是没有抵押物,而是现有的一些法规政策让他们失去了将现有的财产做抵押的可能。
大家知道,信贷资金来源也是来自于广大普通的老百姓,所以保护这个资金的安全,是金融机构的责任,也是它经营的首要特征。从金融机构来说,农民没有抵押物,放贷的风险怎么去规避?特别是农业投资见效周期长,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大,风险比较高。你不能要求金融机构不考虑风险而放手给农民贷款。
所以,把板子打在农民身上不对,打在金融机构也不对。农民贷款难真正的原因,一个是抵押物不够,另一个就是风险的转移机制没有形成。
从政策层面解决贷款抵押问题,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军涉农领域
主持人: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有哪些好的建议?
伍冬兰:我感觉真正好的解决方法,还是从政策这个层面要更加贴近农村的实际。农村房屋也好,土地也好,农民创办的大企业、小企业,这里面都是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的。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评估农民财产的价值,让他们能实现抵押贷款。
与此同时,授信机制要更加灵活,不能一刀切。我们很高兴看到现在农民也能享受到信誉贷款,可是不管哪个银行,信誉贷款只能这么多,也就两万来元钱。两万元钱能给农民带来多大的用处呢。国家是不是能够引导我们的金融机构采取更加灵活的授信模式,比如根据某个农民信用记录、财产情况、项目的前景等等指标,适度地调高对农民的授信额度。
杨娟娟:我的建议,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农民政策上的倾斜。比如贷款利率能不能优惠一些,贷款手续能不能简单一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建设,比如通过加强诚信美德教育宣传,建立农民个人信用档案等手段来推进。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农民贷到款之后能够通过勤劳努力挣到钱,还上钱,那就需要我们政府加强对农民生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规避市场波动、天气等因素导致的风险,来提高农民的收益。
戴晓凤:我认为,国家要允许并鼓励广大的民间资本进入涉农贷款领域,让更多资金在服务农业发展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收益,实现双赢。为此,一方面,国家可以在成本上给予涉农贷款更多的支持,比如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
【百姓愿景】
网友“村里老实人”:农民最老实巴交,贷到款会感恩一辈子。希望国家能出台新的举措,更好地维护我们农民的利益。
衡阳农民邹学龙:春耕是一年中用钱最多、最集中的日子,种子、化肥、农药,哪样都需要花钱。对我们来说,一下子哪拿得出这么多钱,不少人自然想到了贷款,但是现实中这条路却手续繁多、门槛重重。希望国家能降低农民贷款的门槛。
网友“蚂蚁跑业务”:现在农民想贷点款有点难,需要有人担保。我在外打工回来想要借点钱创业,但村里人都说要找个有钱的单位挂靠,有有钱人担保就好贷款。但是我找不到。我想问问,我们农民身边现在有这样的担保公司吗?
匿名网友:农民贷款难,是因为农民既没有抵押物,又没有担保人。其实农民要借钱的数目并不多,现在不少地方都制定了农民借贷的政策、举措,我想问问出台这些政策之前有没有征询过农民自己的意见?
匿名网友:我是失地农民,最近想开一家自己的店面,但是严重的资金问题又摆在眼前,银行贷款需要抵押,向亲戚朋友借吧又有限,所以很矛盾,也很心焦。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借到启动资金?
【数据链接】
过去5年,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加强,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2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17.63万亿元。
“十一五”以来,湖南农村金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12年6月,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378.2亿元,同比增长25.6%,高于全部贷款增速7.9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30%。截至2012年9月,全省共有农业类上市公司11家,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77亿元,有力支撑了全省农业的发展。
来自省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6.5亿元,位列中部第一。其中,水稻保险承包面积全国第一。截至2012年9月,湖南保险业已经开通9个品种的涉农保险。(冒蕞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