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要做全国的“法治样本”
3月9日,湖南代表团代表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张目 摄)
“推进法治湖南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收到的实效有目共睹。”今天上午,湖南代表团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热烈讨论,观点独到、发言精彩。
立法严惩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法治湖南建设风生水起,下一步要做全国的‘法治样本’。”秦希燕代表感慨地说,“我在上一届全国两会期间作了15次发言,大部分建议都被采纳,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感觉很自豪。”
秦希燕建议,加快健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要以法律法规为框架,科学界定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拓宽处罚范围,加大惩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要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将监管职能赋予专门部门垂直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标准体系,改变当前“九龙治水”的局面。
倡导节约需强制约束
“有些浪费需要倡导提高公众意识,而有些则需要立法以强制性约束,例如商品过度包装、文山会海、公款吃喝等等。”廖仁斌代表说。
廖仁斌建议,尽快出台《反浪费法》,把勤俭节约作为政府考核的德政标准,不仅考核“政绩收入”,还须审查“支出成本”;加强“三公消费”的管理,促进职务消费透明化、标准化、规范化;约束各行业节约生产经营、会务接待中的浪费行为,加强对生产原料的节约。让浪费行为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为留守儿童妇女撑起保护伞
农村留守儿童、妇女默默地承担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代价,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张青娥代表建议,出台保障留守儿童、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张青娥说,出台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明确家庭、医院、学校、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原则上禁止3岁以下幼儿的双亲超过半年以上的“脱管”;在医院建立绿色就医通道,并明确专人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妇女的身体状况实施动态监护;政府应高度重视留守妇女婚姻状况,建立健全妇女权益保护机构。(陈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