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三国演义”?
杨迈军:上海要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杨迈军代表与网友互动。
“国内金融中心已呈现北京、上海、深圳三国演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哪些挑战和优势?”3月3日下午,七位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与网友在线交流,面对一位金融从业人员的在线提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杨迈军建议说,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到上海金融、资本市场建设。
“金融中心的基本的功能和作用,就是集聚资金、机构和人才,这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杨迈军代表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政策优势、诚信和法治环境优势、区域优势、全面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历史和地理优势,这些都形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不得不承认,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相对薄弱的地方。”杨迈军代表直言,在发展总部经济上,工农中建等大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北京,中国企业500强有100多家总部设在北京,在沪的总部只有30多家,总部经济缺乏较强的聚集能力。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的金融机构集聚也比较弱。
“总体来看,上海的优势和条件更好,应该更有信心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杨迈军代表建议,大力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加大国际化的力度和进度,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到上海金融、资本市场建设中。(刘华宾、毛丽君、刘歆)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